你刷到过那种不像广告的广告吗?揭秘编外软文生存法则
哎我说,你最近刷没刷到那种——看着像闺蜜唠嗑,结局最后让你掏腰包的推文? 就那种开头讲职场八卦,中间聊美妆护肤,结尾突然掏出个链接的“野生广告”?这玩意儿啊,现在有个洋气名字叫编外软文,说白了就是披着羊皮的狼,哦不,披着日常内容的营销文。
一、编外软文到底是个啥?
前两天我表妹问我:“姐,朋友圈卖货的都开始写小作文了,这是啥新套路?”我跟她打了个比方:传统广告像相亲,上来就报户口本;编外软文像网恋,先陪你打三个月游戏再说结婚。
核心区别在这三点:
- 藏得深:十句话里九句真,核心一句带私货
- 长得亲:用你闺蜜的口吻,讲你关心的破事
- 跑得快:看完马上能实操,比如说“三步拯救熬夜脸”
举一个真实案例:某祛痘品牌去年搞了篇《痘肌女孩的相亲血泪史[(@replace=10001)》,全程没提商品,光讲主角戴口罩约会、粉底遮痘翻车,最后评论区全是“求推荐遮瑕”。你品,你细品。
二、编外软文四大生存密钥
1. 标题要像地铁偷听
别整什么“神奇功效”“限时特惠”,试试这些接地气的:
- "领导夸我皮肤好,其实我偷偷..."
- "被00后实习生反向安利的办公神器"
- "自从学会这招,老公再没说我乱花钱"
某家居品牌更绝,用《租房改造被房东索赔2000》当标题,点进去才发现是推荐可移除墙贴的软文,阅读量秒破10w+。
2. 内容得学菜场大妈
记住这一个公式:痛点+场景+化解方案=自然植入
传统写法 | 编外写法 | 效果差异 |
---|---|---|
"XX面膜补水保湿" | "急诊护士连值3个夜班后的救命神器" | 转化率高47% |
"买一送一优惠" | "拼单失败的姐妹看过来!" | 点击量翻倍 |
"专业团队打造" | "隔壁工位卷王推荐的摸鱼神器" | 信任度增强35% |
3. 人设比商品更为重要
见过最牛的编外软文作者,把自己打造成“被会计耽误的美妆博主”。天天发办公室日常,顺带种草平价彩妆,粉丝根本分不清她是真白领还是专业推手。
4. 节奏要像连续剧
别指望一篇爆红,得学网文连载:
- 周一:《手残党也能搞定的5分钟勤妆》
- 周三:《同上妆器械,同事说我换头》
- 周五:《被要链接的社死现场》
某健身App靠《打工人颈椎自救日记@eplace=10003》系列,三个月涨粉50万,核心人家压根没提下载链接,全是受众自己扒出来的。
三、避坑指南:新手常犯的三大错
1. 把编外写成编内
前两天看到个反面教材:《XX理财课转变人生》,点开满屏课程优势+名师背书,比电梯广告还硬。记住啊,编外软文得让开销者自己挖到宝。
2. 数据癖晚期患者
见过新手非要往文章里塞行业报告数据,结局阅读量还没他家电费单数字大。普通人谁关心“商圈渗透率增强32%”?要说就说“小区宝妈群炸了”。
3. 不会抄作业
有个卖烤箱的姐妹,原封不动照搬美食博主的爆款文案,结局被粉丝扒皮。这里教你们个绝招:把三个不一样领域的爆文打碎了重组。比如说育儿+职场+家电,混搭出新火花。
四、流量密钥:平台偏好的潜规则
最近帮朋友做号发现:
- 小红书吃“素人逆袭”人设,得带点凡尔赛
- 抖音要“即时爽感”,前3秒没爆点直接划走
- 公众号得玩“消息差”,比如说“业内人才知道的秘密”
- B站偏爱“硬核测评”,越专业越有人捧场
举一个栗子:同一款护手霜,在小红书写《美甲店老板求我分享的保秘方》,在抖音就得拍《徒手开榴莲后竟被要护手链接》。
五、变现野路子
你以为编外软文只能接广告?格局打开!
- 资源置换:给品牌写文换商品,转手挂闲鱼
- 学识付费:把写作阅历打包成《小白避坑指南》
- 代运营:帮本地小店打造“老板娘IP”
- 流量分成:百家号、头条号的阅读收益
认识个大学生,靠写《宿舍美食图鉴》接了三家厨房电器推广,毕业论文都没这收入高。
本人观点时间
干了五年文案,发现编外软文的精髓就仨字——不正经。你得比网民还会唠嗑,比闺蜜还懂她痛点,比渣男更会制造惊喜。
最近观察到个有趣现象:菜商圈大妈都开始用编外思维卖菜了。西红柿不叫西红柿,改叫“爆汁小灯笼”;芹菜不说芹菜,说是“通便神器”。你看,人民群众的智慧永远走在定律前面。
最后说一句掏心窝的:别把网民当傻子,但也别太高估他们的耐心。最高明的编外软文,是让受众看完拍大腿:“这说的不就是我嘛!”然后迫不得已当你的自来水。至于怎么做到?嘿,多看多练呗,谁还不是从菜鸟过来的。
共有 0 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