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制作软文和广告?3个核心技巧+避坑指南

如何制作软文和广告?3个核心技巧+避坑指南

【文章开始】

你是不是也刷到过那种广告——明明知道是广告,却忍不住想看完?或者看到一篇"分享",最后发现居然是软广?为什么别人的广告像磁铁,你的广告像噪音? 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,怎么写出让人上头的好广告和软文。


一、软文和广告到底有啥区别?

先解决这个最基础的问题。很多人觉得软文就是"软一点的广告",其实完全不是一回事。

广告
- 直接喊"买我!"
- 通常带购买链接/联系方式
- 突出产品功能参数

软文
- 穿着"有用内容"的外衣
- 先解决读者问题再带货
- 90%干货+10%广告

举个栗子:
卖维生素的广告会说"含200%每日所需VC";
而软文会写《熬夜党必看!5个拯救垮脸的小技巧》,在第三条悄悄植入维生素...


二、为什么你写的广告没人看?

我见过太多这样的案例:老板让写广告,员工就堆砌产品优点,最后效果还不如街边发传单。问题出在哪?

致命误区
1. 只讲"我有多好" → 关用户屁事?
2. 专业术语轰炸 → "纳米级渗透技术"谁懂啊?
3. 虚假夸张 → "三天瘦20斤"鬼才信

去年有个护肤品客户,最初文案写"蕴含7种活性成分",改版后变成《油皮闺蜜用完直呼"能呼吸了"》,销量直接翻倍。人只对和自己有关的故事起反应


三、软文三大黄金结构

虽然套路千变万化,但这三个框架经久不衰:

1. 问题-解决型
- 戳痛点:"你是不是也..."
- 给方案:"试试这3招"
- 悄咪咪带货(通常藏在方案里)

2. 故事带货型
- 真人真事:"同事小李最近..."
- 神转折:"没想到是因为..."
- 自然植入:"现在她天天用XX"

3. 测评对比型
- 拉踩竞品:"市面上常见三种..."
- 数据说话:"实测24小时持妆..."
- 结果你懂的

不过话说回来,具体用哪种结构,还得看你的产品属性...


四、让人上头的标题怎么写?

先看两组对比:
?《XX牌扫地机器人功能介绍》
?《自从偷偷买了这个,我妈再没骂过我懒》

爆款标题密码
- 数字:"3个信号说明你该换牙刷了"
- 冲突:"工资3000,我靠副业年入20万"
- 悬念:"老板不知道我在用的办公神器"
- 情绪:"被闺蜜安利了100次的东西"

有个取标题的土方法:把草稿念给同事听,如果对方眼睛不亮,赶紧重写!


五、新手最常踩的5个坑

  1. 自嗨模式 → 全程"我们公司""我们的产品"
  2. 太长不看 → 手机屏幕时代超过800字就危险
  3. 强塞广告 → 前脚教理财后脚卖口红太分裂
  4. 虚假人设 → 00后小编写"作为二胎妈妈的经验"
  5. 忽略数据 → 永远不知道读者在哪跳出

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:很多转化率高的软文,广告植入反而放在中间偏后位置,或许暗示读者需要先建立信任?


六、让广告变"真香"的进阶技巧

1. 说人话
把"采用双螺旋技术"改成"像拧毛巾一样挤掉毛孔脏东西"

2. 制造稀缺
"这个法子可能很快会被同行举报"
"内部员工透露的隐藏用法"

3. 反套路
卖课的说:"不建议以下3类人报名..."
反而让人更想对号入座

具体到不同平台,玩法又不一样。比如小红书适合before/after对比图,知乎就要摆数据讲逻辑...(这块我还在摸索中)


七、工具和灵感从哪里找?

免费工具
- 新榜(看爆文)
- 句易网(检测违禁词)
- 抖音热榜(抓最新梗)

灵感来源
1. 翻目标客户的差评(精准抓痛点)
2. 看淘宝问大家(真实需求)
3. 混目标人群的社群(黑话和梗)

有个野路子:把竞品广告复制到记事本,把所有品牌名替换成XXX,就能清晰看到文案骨架。


最后说个大实话:没有能100%爆款的模板。上周帮餐饮店写的"人均30吃出高级感"爆了,同样的句式搬到教培行业就扑街。关键还是得多写多试,就像我现在写的这篇...说不定你也觉得哪里不够好?(笑)

【文章结束】
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THE END
分享
二维码
< <上一篇
下一篇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