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公关软文怎么写出爆款效果?这5个秘诀绝了
企业公关软文怎么写出爆款效果?这5个秘诀绝了
【文章开始】
你是不是也刷到过那种——明明知道是广告,却忍不住想看完的企业文章?比如某奶茶品牌用"打工人续命水"的梗疯狂刷屏,或者某手机厂商把发布会写成科幻小说...这些让人上头的内容,本质上都是企业公关软文的变种。
但问题来了:为什么有些软文能病毒式传播,有些却石沉大海?今天我们就掰开揉碎讲讲这里面的门道。
公关软文到底软在哪?
先解决个基础问题:企业公关软文和硬广的区别就像炖汤和冲奶粉。硬广直接说"买我",软文则是先给你讲个故事,比如:
- 某空调品牌的工程师日记:"在吐鲁番50℃高温里蹲了3个月..."
- 母婴账号的深夜emo文:"当妈后才知道的10个真相"
- 科技公司CEO的公开信:"关于裁员,我想说..."
核心在于把商业意图藏在有价值的内容里。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消费者精得很,太明显的软文反而容易翻车。去年有个数据说,68%的Z世代能一眼识别软广,但其中49%的人表示"只要内容够好不介意"。
爆款软文的黄金配方
拆解过100+刷屏案例后,我们发现高传播性软文往往有这些共性:
- 反常识切入点
- 不说"我们产品多牛",而是"行业里没人敢说的5个黑幕"
-
案例:某插座品牌揭露《99%的火灾其实可以避免》
-
情绪过山车设计
- 焦虑→共鸣→解决方案的递进(比如教育机构常用套路)
-
但要注意真实感,某在线教育机构就因编造"山区女孩逆袭"翻车
-
社交货币属性
- 制造谈资:"转发这篇文章到朋友圈,测试你的职场抗压指数"
-
数据表明带测试类互动的内容分享率高出普通文章3倍
-
埋梗能力
- 把产品特性变成流行语,像"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"
-
某快餐品牌把新品命名为"打工人快乐餐"日均搜索量暴涨
-
视觉锤配合
- 图文比例至少1:3,关键数据用爆炸贴纸形式呈现
- 短视频软文开头3秒必现冲突画面
企业最常踩的3个坑
虽然套路好用,但翻车案例也不少:
-
自嗨式吹捧
通篇"全球领先""颠覆行业",其实用户根本无感。有个智能手表文案写"重新定义时间",网友吐槽:"难道买了能穿越?" -
数据注水
某新能源车宣称"充电8分钟续航500公里",被扒出是在零下20度实验室数据。这种翻车或许暗示:现在消费者会拿着放大镜看宣传。 -
跟风玩梗失败
像某银行模仿"疯狂星期四"文案,结果因为和品牌调性不搭被群嘲...
不同阶段的写法差异
企业不同发展时期,软文策略也完全不同:
||初创企业|成熟品牌|危机时期|
|---|---|---|---|
|核心目标|让人记住名字|强化品牌个性|修复信任|
|内容重点|创始人故事|用户UGC|直面问题|
|案例|某奶茶店老板手写创业日记|某汽车品牌征集车主故事|某食品厂直播整改过程|
特别提醒:危机公关软文最忌甩锅。去年某网红火锅店被曝用过期食材,声明里那句"个别员工操作失误"直接火上浇油。
未来3年新趋势
根据头部广告公司内部研判(虽然具体传播机制待进一步验证),这几个方向值得关注:
-
AI个性化软文
比如根据用户浏览记录自动生成不同版本的护肤品文案 -
元宇宙场景植入
虚拟偶像带货文章已经有人在试水 -
反套路营销
就像那个故意做很土的网页却爆火的理财课
不过要注意,形式再花哨也得回归本质——毕竟用户最终记住的,永远是那些真正解决痛点的内容。
写在最后
说到底,企业公关软文本质是用内容做桥梁,连接品牌价值和用户需求。那些刷屏的案例,往往是把商业意图藏在了:
- 一段让人共鸣的经历里
- 一个忍不住想分享的知识点
- 或者就是单纯的好玩有趣
下次写软文前不妨自问:如果去掉品牌logo,这内容还有人愿意看吗?如果答案是否定的...那可能还得再改改。
【文章结束】


共有 0 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