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年会结束后的软文,我们到底该写些什么?
【文章开始】
公司年会结束后的软文,我们到底该写些什么?
呼,终于结束了。灯光熄灭,音乐停止,热闹了一晚上的会场突然变得有点空荡荡的。你是不是也这样,年会当晚兴奋得睡不着,第二天醒来却有点茫然——除了发几张精修过的照片到朋友圈,我们还能做点啥?没错,就是写一篇年会后的软文。但这玩意儿,到底怎么写才能不让它变成一篇无聊的“流水账”或者赤裸裸的“自嗨文”呢?今天咱们就好好掰扯掰扯。
年会软文,真的不只是“记个账”
很多人一听到“年会软文”,脑子里立马蹦出来的可能就是:某月某日,我司举办了盛大年会,领导讲话,节目精彩,抽奖激动人心,圆满成功……停!打住!如果真这么写,那估计除了行政部门检查作业,没人会想点开看。
那年会软文的真正价值到底是什么? 我觉得吧,它更像是一个“情绪转换器”和“文化放大器”。年会把大家平时积攒的情绪一次性点燃了,而软文的作用,是把这些燃烧后的“灰烬”——也就是那些感动、欢笑、甚至一点点疲惫——小心地收集起来,让它能持续地温暖公司内外的人。它是对内的一次文化凝聚,也是对外的一次品牌展示。不过话说回来,这个度挺难把握的,吹得太猛显得假,写得太平又没劲。
避开这些坑,你的软文就成功了一半
写之前,咱得先知道哪些是雷区。从我观察来看,最容易踩的坑主要有这么几个:
- ? 领导名单报一遍: 从董事长到部门总监,把出席领导列个遍,这又不是会议纪要,读者真的不关心这个。
- ? 节目单复读机: “第一个节目是舞蹈,第二个是唱歌,第三个是小品……” 毫无波澜的文字,根本无法传递出现场的百分之一的精彩。
- ? 抽奖环节过度渲染: 大肆描写谁谁谁抽中了最新款手机,除了让没中奖的同学心里更酸,好像也没别的作用了。重点不该是奖品本身,而是那种共同的期待和心跳加速的氛围。
- ? 通篇“圆满成功”、“再创辉煌”: 这些词儿吧,听起来特正确,但也特空洞,跟谁都没法产生真正的连接。
你看,这么一列,是不是感觉清晰多了?避开这些自嗨点和流水账,你就已经跑赢了很多同行了。
那到底该写点啥?从哪儿找灵感?
好,问题来了,不写那些,我们写什么?其实素材就藏在年会的各个角落里,需要你带着“放大镜”去找。
1. 写故事,不写程序
别总盯着流程看。去看看台前幕后的人。比如,那个在台上光芒四射的歌手,可能就是平时坐在你旁边、默默敲代码的同事。他为了这几分钟的演出,偷偷练习了多久?又比如,负责筹备的年会小组,他们最后一个月是怎么熬过来的?这些故事里的挣扎、坚持和最终绽放的瞬间,比节目本身动人一百倍。
2. 写细节,不写大纲
细节是魔鬼,也是打动人的关键。不要只说“舞蹈很精彩”,可以试着写“小姐姐们某个高难度动作完成时,台下瞬间爆发的惊呼和掌声”。不要只说“现场布置很漂亮”,可以去描述“某个装饰品的巧妙用意,或是签到处那块特意设计的背景板引来了多少合影”。正是这些具体的、微小的点,构成了大家对年会的共同记忆。
3. 写“人”,不写“岗位”
年会最神奇的魔力之一,就是能暂时模糊掉职级。你可能会看到平时严肃的领导在游戏环节“丑态百出”,发现隔壁部门沉默寡言的同事原来是个段子手。把这些瞬间捕捉下来,写那个放下包袱、真实可爱的“人”,而不是那个头衔。这能让企业文化瞬间变得有血有肉。当然,具体怎么把握这个“度”才能既有趣又不失分寸,这个技巧我还得再琢磨琢磨。
结构可以玩出什么花样?
结构不一定非得是中规中矩的新闻体。或许暗示我们可以尝试一些更灵活的叙事方式,让阅读体验像看一场电影。
- ?? 时间线穿插倒叙: 不从开场写起,可以从最嗨的抽奖时刻或者某个感人瞬间切入,再倒回去讲筹备的艰辛,形成反差。
- ?? 多视角叙述: 模仿一下《罗生门》的感觉?分别从策划者、表演者、普通员工甚至主持人的角度,来描述他们眼中的同一个年会,会非常有趣。
- ?? 镜头语言法: 用“广角镜”写全场氛围,用“特写镜”定格某个人的表情或某个道具,用“长镜头”跟踪记录一个节目从候场到表演结束的全过程。
自问自答:我们为什么要这么费力地写这篇软文?
问得好!也许有人会觉得,年会过了就过了,花这么大力气写篇文章,值得吗?
我的看法是,特别值。 因为它的影响是持续性的。一篇好的年会软文:
* 对内: 它能巩固年会上激发出的归属感和荣誉感,让那些没能到场的同事(比如值班的)也能感受到集体的温度,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资产。
* 对外: 它向客户、合作伙伴和潜在求职者展示了一个公司的活力、氛围和团队精神。这比干巴巴地说“我们公司很棒”要有说服力得多。
你看,它不仅仅是一篇总结,更是一次低成本、高回报的品牌情感投资。
来个具体的例子感受一下
比方说,你要写那个引爆全场的舞蹈节目。
* 平庸写法: “第二个节目是由市场部带来的舞蹈《舞动青春》,节奏明快,动作整齐,获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。”
* 走心写法: “你敢信?台上这群动作专业、气场全开的舞者,就是平时和你一起开会、为方案秃头的市场部小伙伴?听说领舞的小王,过去三周每天下班都拉着组员练到晚上十点,就为了台上那精准的卡点。音乐响起的瞬间,台下我们部门的全都站起来了,那种与有荣焉的激动,比任何奖项都来得实在。”
感觉到了吗?后者有故事,有细节,有情感。
写在最后:真诚永远是必杀技
说了这么多技巧和套路,但最后我想说,技巧永远是锦上添花,真诚才是根本。 别把软文当成一项必须完成的冰冷任务,试着把它看作一次与同事、与外界真诚沟通的机会。用真实的情感去记录真实的瞬间,哪怕文字朴素一点,它的力量也能穿透屏幕。
好了,关于年会软文,我暂时能想到的就是这些了。希望能给你带来一点点启发。现在,是时候打开你的素材库,开始创作属于你们公司的独特记忆了。
【文章结束】


共有 0 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