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产品适合软文营销?看完这篇就懂了
什么产品适合软文营销?看完这篇就懂了
【文章开始】
你是不是也经常刷到一些文章,看着像在分享生活经验或者干货知识,但读着读着,诶,怎么好像是在推荐某个产品?没错,你大概率是碰到软文了。这时候你可能会想,为啥有的产品用这招就特别灵,有的产品投了软文却像石沉大海,连个水花都看不见?所以,到底什么产品更适合软文营销呢?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个事。
软文营销,本质上是在“聊”产品
先别急着想产品,咱们得搞明白软文是在干嘛。它不像硬广那样,直接怼到你脸上喊“买它!买它!”。软文更像是朋友间的安利,或者一个懂行的人的真心分享。它的核心是提供价值,要么是知识,要么是解决方案,要么是情感共鸣,然后顺便把产品给带出来。
所以,第一个关键点就来了:这个产品本身,得有“故事”可讲,有“价值”可聊。如果一个东西太过简单直接,比如一根牙签,它很难撑起一篇有深度的、让人愿意读下去的内容。总不能写五千字来论证这根牙签的材质有多好吧?(当然,如果真有神人能做到,那也算本事……)
什么样的产品是软文营销的“天菜”?
好,那咱们直接上干货。结合上面的思路,我认为以下几类产品,玩转软文的成功率会高很多。
1. 决策成本高、需要深入了解的产品
这类产品,用户不敢轻易下单,他们需要大量的信息来做判断。软文正好提供了这个“教育市场”的绝佳场景。
* 比如知识付费课程:你会因为一个横幅广告就花几千块买课吗?大概率不会。但如果你看了一篇深度文章,博主详细剖析了某个行业痛点,并分享了自己通过学习某课程成功解决的经历,你的购买意愿就会大大提升。软文在这里扮演了“信任中转站”的角色。
* 比如高端护肤品:成分、功效、适用肤质……这里面的门道太多了。一篇科普烟酰胺、视黄醇的干货文,再结合某款产品的真实使用体验,远比一句“让你变白变美”的广告语更有说服力。
* 再比如家用电器、数码产品:功能复杂,参数繁多。详细的评测、场景化的使用攻略,都是极好的软文素材。
2. 能解决特定“痛点”或带来美好“体验”的产品
软文擅长打情感牌和场景牌。那些能明显提升生活品质、解决具体麻烦的产品,特别容易写出共鸣。
* 比如一款智能扫地机器人:软文不会只说它有多智能,而是会描绘一个场景——“下班累成狗,推开家门看到地板光洁如新,那种幸福感瞬间治愈了一天的疲惫”。这就在销售产品的同时,贩卖了一种生活方式和解决方案。
* 比如小众香薰、精品咖啡豆:这类产品卖的不是功能,是氛围和格调。软文可以通过精美的文字和图片,营造出一种令人向往的感官体验,让用户为“感觉”买单。
3. 新概念、新品类产品
当一个新产品出现,大家还不了解它是什么、有什么用的时候,硬广的效果会很差。软文可以承担起“市场启蒙”的重任。
* 像几年前的气泡水机、现在的脱糖电饭煲等:需要通过内容来告诉消费者“为什么你需要它”、“它如何改变了传统方式”。这种新知普及的过程,软文做起来得心应手。
那是不是所有产品都适合呢?也不尽然
话说回来,咱也不能把软文营销给神化了。有些产品类别,做软文可能就有点事倍功半。
1. 低单价、冲动消费型产品
比如一瓶可乐、一包零食。消费者决策路径极短,可能看到一张诱人的图片或者一个促销信息就买了。花大价钱写长篇软文去铺垫,投入产出比可能不太划算。一个有趣短视频或者一张精美的海报,效果可能更直接。不过话说回来,如果是一些新口味的零食,通过美食博主的探店或试吃笔记(这也算软文的一种形式)来推广,效果也还是不错的。所以这个界限也不是那么绝对。
2. 品牌辨识度极高的日常快消品
比如可口可乐、飘柔洗发水。这些产品家喻户晓,功能明确,消费者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认知。再去做“这是什么”、“为什么好”的软文,意义不大。它们的营销更侧重于品牌形象维护和大规模的曝光,而不是功能教育。
3. 太过专业或冷门的工业品
这个……比如某种特定型号的轴承、某种工业用催化剂。它的目标客户群体非常狭窄且专业,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通常不是大众化的内容平台。在这种领域,专业的行业展会、技术手册可能比软文有效得多。当然,这只是我的个人看法,具体到这个领域的营销玩法,可能还有更深的门道,我对此了解有限。
抛开产品类型,这几个“基因”也很重要
其实,除了看产品属于哪一类,我们还得审视产品自身的一些特质。有时候,同一类产品,有的能靠软文火起来,有的就不行,差别就在这儿。
- 颜值要高,有“分享欲”:在这个看脸的时代,高颜值的产品本身就自带传播属性。好看的设计、精致的包装,让人忍不住想拍照分享。这为软文提供了极佳的视觉素材,更容易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二次传播。
- 品质要硬,有“回头率”:软文能把用户引来第一次,但能不能留下用户,产生口碑,最终还得看产品本身的品质。如果产品体验很差,那再好的软文也是“一锤子买卖”,甚至会引来反效果。好的产品自己会说话。
- 品牌有故事,有“人情味”:品牌的创始人故事、研发理念、社会责任等,都能成为软文的丰富素材。一个有温度、有态度的品牌,更容易通过内容与用户建立情感连接。这或许暗示了,软文营销不仅仅是卖货,更是品牌建设的一部分。
总结一下核心思路
所以,回到最初的问题:什么产品适合软文营销?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不那么绝对但很有指导性的结论:
最适合软文营销的产品,往往是那些【需要被解释、需要被体验、能融入某个生活场景或知识体系】的产品。
它更像是一场精心准备的对话,而不是一声嘹亮的口号。你在选择时,不妨问问自己:我的产品,能写成一篇对别人真正有用的、有趣的文章吗?如果答案是肯定的,那么,软文营销这条路,就非常值得你用心去探索。
希望这些零零散散的想法,能给你带来一点启发。
【文章结束】


共有 0 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