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产品好写软文推荐?这几种类型真的绝了
【文章开始】
什么产品好写软文推荐?这几种类型真的绝了
你有没有试过,抓破脑袋都想不出今天该写点什么来推荐?或者,接了个推广,却发现产品实在太硬,根本无从下笔,写得自己都尴尬?……别急,这感觉我太懂了。今天咱们就来唠唠,到底什么样的产品,天生就自带“好写”体质,能让你的软文写得顺风顺水,读者看了还忍不住想买。
一、 软文好写,到底看产品啥特质?
咱们先别急着列清单。你得先搞清楚,为啥有些产品就是比另一些更容易变成流畅的软文。这里头的门道,其实就几点。
首先,它得和“生活”离得近。就是说,每个人每天都能接触到,或者至少能想象到使用它的场景。你写个高深的工业软件,远不如写一款好吃的拌饭酱来得直接,因为后者谁都能瞬间理解。
其次,它得有明显的“痛点”和“爽点”。产品能解决一个具体的、让人头疼的问题(痛点),或者能带来一种立竿见影的愉悦感(爽点)。这样你才有故事可讲,有情绪可以渲染。
最后,它的效果最好能“看得见”。不管是颜值变化、效率提升还是心情变好,如果效果能比较直观地被感受到,甚至展示出来,那写起来就更有说服力,不至于通篇都是空洞的形容词。
二、 闭眼入!这几类产品软文天生好写
好了,基于上面那几条,我来给你盘盘那些软文界的“天选之子”。
1. 高复购率的快消品
比如零食、咖啡、个护用品(洗发水、牙膏)。这些东西太日常了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用习惯和偏好。你写起来特别容易共情。
- 好写在哪? 场景多啊!上班困了来杯咖啡,追剧嘴巴寂寞了来包薯片,晚上洗个治愈的热水澡……这些都是现成的故事框架。你可以分享自己的体验,很容易就让读者代入“诶,我也是这样!”。
- 写作角度: 聚焦口感、香气、使用后的感受这些最直接的体验。比如,“这款咖啡的酸度平衡得刚好,完全打破了我对速溶的偏见”,或者“这个洗发水的香味绝了,是那种高级的沙龙味,第二天枕头上都是香的”。
2. “颜值即正义”的文创与家居用品
比如好看的杯子、香薰、手机壳、桌面摆件。
- 好写在哪? 视觉冲击力强!一张精美的图片就能撑起半边天。文案只需要描述它如何提升生活幸福感、如何点缀你的日常空间就行。这种“为美好买单”的情绪,非常容易打动人心。
- 写作角度: 多描述设计细节、氛围感、送礼场景。“这个杯子的磨砂手感,和它的莫兰迪配色,让我喝白开水都觉得自己很精致”,或者“点上它,整个房间就像下过雨的森林,心瞬间就静了”。
3. 解决“小麻烦”的实用神器
比如厨房收纳盒、数据线整理器、去皮器、懒人抹布等等。
- 好写在哪? 痛点明确!所有人都讨厌混乱、麻烦和低效。这类产品就是来解决这些“小确烦”的。你只需要精准戳中读者的痛处,然后展示解决方案,效果往往立竿见影。
- 写作角度: 采用 “Before & After”对比法。“以前我的厨房抽屉乱得像灾难现场,直到用了这个分层收纳盒,现在一目了然,拿取超方便”,用强烈的对比来体现产品的价值。
4. 能带来“即时改变”的个护产品
比如急救面膜、懒人卷发棒、素颜霜、口红。
- 好写在哪? 效果相对直观,能快速带来改变(哪怕是暂时的)。人们对“快速变美”永远抱有热情。你写它如何让你在5分钟内从憔悴变神采奕奕,这种故事很有市场。
- 写作角度: 强调速度、效果和使用的便捷性。“熬夜后脸垮得没法看,敷一片这个面膜,十分钟后感觉毛孔都隐形了,脸也嘭起来了,急救效果YYDS!”(当然具体效果因人而异哈)。
5. 体验型的虚拟产品与服务
比如流媒体会员、知识付费课程、APP订阅。
- 好写在哪? 它们卖的不是实物,而是一种体验、一种成长、一种便利。你可以分享自己通过这项服务获得的知识、快乐或节省的时间,故事空间非常大。
- 写作角度: 讲个人成长故事或体验提升。“买了这个视频会员后,我周末的幸福感提升了一大截,没有广告的追剧体验真的太丝滑了”,或者“学完这个PPT课程,我做报告再也没被老板骂过,自信心都上来了”。
三、 等等,那些“难写”的产品就没办法了吗?
当然不是!刚才说的都是天生有优势的品类。但你说,万一我就接到一个看起来“很硬很难”的产品推广,比如……一个螺丝刀套装,或者一款保险产品,那咋办?
这就考验功力了。核心思路是:把它拉回到人的需求和情感上来。
- 写螺丝刀? 你可以写它如何让你一个女生,第一次独立装好了书架,那种成就感爆棚的瞬间。重点不是螺丝刀,是“独立”和“成就感”。
- 写保险? 你可以不讲枯燥的条款,而是讲述一个“安全感”的故事。有了这份保障,你才敢更安心地去追逐梦想,去陪伴家人。它守护的是你对未来的规划和爱。
所以你看,万物皆可写,关键在于找到那个连接产品和人的情感切入点。不过话说回来,具体哪种切入方式最有效,可能还得看具体的产品特性和目标人群,这事儿没法一概而论。
四、 写在最后:好产品是基础,会讲故事才是核心
聊了这么多,其实我想说的是,选对产品类别确实能让写软文事半功倍,它像是一条更顺滑的赛道。但最终能不能打动人心,还得看你怎么讲这个故事。
归根结底,读者买的从来不只是产品本身,而是产品所能带来的某种更好的生活可能性、某种情感慰藉,或是一个更理想的自己。
所以,下次选题或者接推广的时候,不妨先拿我这套标准去框一下,看看它是否贴近生活、痛点爽点明确、效果可感知。如果都符合,恭喜你,找到宝了!如果不符合,那就得开动脑筋,给它赋予一层情感和故事的外衣。
好了,希望能给你带来一点启发。下次写软文没灵感时,记得回来看看这篇!
【文章结束】


共有 0 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