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为主的案例软文:好产品自己会说话?

【文章开始】

产品为主的案例软文:好产品自己会说话?

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?刷到一篇介绍某个App或者某个新玩意儿的文章,看着看着,感觉写得天花乱坠,各种概念飞起,但你就是搞不懂这东西到底有啥用,甚至有点怀疑:这东西真的存在吗?如果有,那它到底解决了啥实际问题?

对,这就是很多软文容易掉进去的坑。它们把话说得太满,太漂亮,反而让人觉得不真实。今天,咱们就来聊聊另一种路子——产品为主的案例软文。这种文章的核心就一句话:让产品本身成为故事的主角


一、到底啥是“产品为主”的软文?

先别被这个词唬住。简单来说,它就是一种“实诚”的写法。

你可以把它想象成……嗯,像一个真诚的朋友在给你安利他刚发现的一个宝贝。他不会一上来就吹这是“划时代革命”,而是会先跟你说:“哎,我最近遇到个麻烦事儿,烦死了……”然后话锋一转,“但你知道吗?我偶然用了XX产品,你猜怎么着?那麻烦居然就这么解决了!”

它的核心逻辑是:从用户真实遇到的痛点或场景出发,通过展示产品是如何具体地、一步步地解决这个问题的,从而让读者自己感受到产品的价值。

这和那种只知道堆砌参数、喊口号的软文有本质区别。后者是“王婆卖瓜,自卖自夸”,而前者是“用事实说话,让用户自己品”。

那么,一篇成功的产品案例软文,到底长啥样呢?


二、优秀产品案例软文的四大支柱

这东西不是随便写写的,它得有骨头有肉。我琢磨了一下,大概离不开下面这几点:

  • 真实可触的痛点: 故事得从一个大家都可能遇到的、具体的小麻烦开始。比如,“总是记不住多个平台的密码”就比“解决数字时代的安全焦虑”要真实得多。
  • 清晰的产品解决方案: 别光说“我们的产品很智能”。要展示!比如,“当你忘记密码时,只需点击‘找回’按钮,系统会自动向你的备用邮箱发送一条验证链接,30秒内就能重置。” 这样是不是清楚多了?
  • 看得见的成果(最好是数据): 用了产品后,带来了什么改变?如果能用数字体现,说服力瞬间飙升。例如,“某团队使用我们的协同文档后,会议时间平均减少了40%。” 当然,这个数据的来源和统计方式,有时候可能得看具体情况,我这边了解到的也只是案例中提及的部分。
  • 用户的真实声音: 如果能加入用户的实际评价或使用场景截图,那效果就更好了。这比品牌方自己说一万句都管用。

三、一个案例,胜过千言万语

光说理论有点干,我们来看个虚构但很常见的例子。假设有一个叫“闪订”的智能会议室预订系统。

传统软文可能这样写: “闪订系统,引领智能办公新时代!采用尖端AI算法,优化企业空间资源管理,提升协同效率……” (停,是不是已经开始走神了?)

而产品为主的案例软文会这样讲:

故事起点: “小王每周最头疼的就是定会议室。十几个部门抢几个会议室,邮件来回几十封,最后还可能订重了,搞得大家很尴尬。光是协调这件事,每周就得耗掉他小半天时间。”

引入产品: “后来公司引入了‘闪订’系统。它的操作特别简单,小王发现,在手机端就能实时看到所有会议室的空闲状态(绿色代表空闲,红色代表已预订),一目了然。”

展示核心功能(亮点来了!):
* 一键预订: “看到空闲会议室,点一下,选择时间,确认。完了。就这么简单。”
* 自动冲突检测: “最神的是,万一有人手快和你选了同一时间段,系统会立刻弹出提示,避免了之前的尴尬。”
* 扫码签到: “会议开始前5分钟,预订人扫码就能激活会议室,如果到点没人来,系统会自动释放资源,防止‘占着茅坑不拉屎’。”

呈现结果: “用了‘闪订’一个月后,小王统计了一下,他每周花在预订会议室上的时间从以前的3个多小时,直接降到了不到20分钟。而且,同事们因为抢会议室产生的矛盾也几乎没有了。”

看出区别了吗?第二个故事里,产品(闪订)的每一个功能都是为了解决小王的具体问题而出现的,它的价值是在故事推进中自然而然“长”出来的,不需要生硬地吹捧。


四、写好这类文章,你得注意这几个坑

虽然思路清晰了,但写的时候也容易跑偏。我总结了一下常见的几个问题:

  • 避免自嗨: 别只顾着说你的产品有多牛,多想想读者关心什么。“我们用了纳米级工艺”可能不如“这层镀膜让手机壳特别抗刮,用了一年还跟新的一样”来得实在。
  • 忌夸大其词: 是什么就是什么。一个帮你记录喝水时间的App,非要说成“健康管理领域的颠覆者”,就有点过了。诚实一点,反而更容易建立信任。
  • 细节才是魔鬼: 多描述产品在具体场景下的使用细节。比如,“文件拖拽进去,进度条嗖一下就满了”比“传输速度极快”更有画面感。

不过话说回来,完全客观也挺难的,毕竟是在写推广文章,这个度怎么拿捏,有时候也得看具体的产品和目标人群。


五、思考:好产品就一定需要软文吗?

这真是个有趣的问题。理论上,如果一个产品足够出色,它应该能通过用户口碑自发传播,所谓“酒香不怕巷子深”。

但现实是,现在的信息太多了,好酒也怕巷子深。一篇优秀的产品案例软文,在我看来,更像是一个精准的“导览”或“翻译”。它把产品的技术语言、功能语言,“翻译”成用户能听懂、能感同身受的生活语言和场景故事,降低用户的认知成本,帮助好产品更快地被发现和理解。

所以,它不是一个“创造需求”的工具,而是一个“连接价值”的桥梁。


最后聊几句

写产品案例软文,本质上是一场沟通。你不是在向读者灌输信息,而是在和他分享一个解决问题的好方法。真诚、具体、有故事, 这几点或许比华丽的辞藻更重要。

下次当你需要介绍一个产品时,不妨先别急着罗列优点。试着从一个真实的用户困境开始,讲讲你的产品是如何像一位靠谱的朋友一样,悄无声息地解决了这个麻烦。也许,这样的文章,才能真正走到读者心里去。

【文章结束】
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THE END
分享
二维码
< <上一篇
下一篇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