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用口罩怎么选?这几点很多人不知道

【文章开始】

医用口罩怎么选?这几点很多人不知道

你有没有想过,每天戴的口罩真的戴对了吗?疫情之后,口罩成了生活必需品,但市面上五花八门的口罩,什么医用外科、KN95、普通一次性…到底该怎么选?别急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,不说专业术语,就唠点实在的。


一、医用口罩和普通口罩,到底有啥不一样?

很多人觉得口罩嘛,能挡住嘴就行。但其实差别大了去了。医用口罩和普通口罩最大的区别在于防护标准和适用场景

普通口罩可能就是个布,或者一层无纺布,主要防个灰尘、防风,但你指望它防病毒?那可能就有点悬了。医用口罩不一样,它得符合医疗器材的标准,比如得能过滤细菌、阻挡飞沫,生产环境也得是洁净车间,不是随便个小作坊就能产的。

自问自答时间:那是不是所有写着“医用”俩字的口罩都一样?
当然不是!医用口罩还分好几种,最常见的是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(比如N95/KN95)。外科口罩主要用于阻挡飞沫,适合日常防护;而防护口罩密封性更好,过滤效率更高,适合高风险环境,比如医院、人群密集场所。

所以啊,别看都叫“医用”,你得瞅清楚具体是哪种。


二、选口罩的关键指标,看这几点就够了

买口罩别光看颜值或者手感,这几个硬指标才是关键:

  • 过滤效率:尤其是对细菌、颗粒物的过滤能力。医用外科口罩通常要求细菌过滤效率≥95%,而N95/KN95则要求对非油性颗粒物过滤≥95%。
  • 透气性:不能光顾着防护,憋得喘不上气也不行。好的口罩会在防护和透气之间找平衡。
  • 贴合度:口罩如果不贴脸,缝隙大了,效果就大打折扣。鼻夹的设计、耳带的松紧都很重要。
  • 认证标准:认准包装上的执行标准号,比如医用外科口罩是YY/T 0969-2013,医用防护口罩是GB 19083-2010。有这些标识的,起码是合规产品。

不过话说回来,也不是所有场合都需要最高级别的防护。日常通勤、逛街,戴医用外科口罩就够了;但如果要去医院、机场这种地方,或许更建议用KN95/N95。


三、戴口罩常见误区,你中招了几个?

戴了这么多年口罩,很多人还是戴得不对。来看看这些常见错误:

  1. 一个口罩戴好几天:口罩是消耗品,一般建议4-6小时更换,尤其是湿了、脏了或者去过人群密集处之后。
  2. 戴口罩露鼻子:这…戴了等于没戴啊兄弟!
  3. 重复使用一次性口罩:虽然有些人会喷酒精晾干再戴,但这可能会破坏口罩的静电吸附功能,反而降低防护效果。具体怎么影响防护效果的机制,其实还有待进一步研究。
  4. 戴两层口罩更安全:其实不一定。戴得不合适反而容易漏气,而且憋得难受,可能适得其反。

所以,正确佩戴、及时更换才是王道。


四、口罩背后的故事,不只是防护

口罩虽然是个小东西,但背后也有不少门道。比如疫情期间,很多企业转产口罩,虽然短期内解决了紧缺问题,但也导致质量参差不齐。有些小厂技术不达标,生产出来的口罩过滤效率根本不行,却照样标着“医用”。

所以买口罩还得找靠谱渠道,正规药店、官方旗舰店这些地方更可靠。别贪便宜买那些来路不明的,健康的事不能马虎。


五、未来口罩会变成什么样?

口罩会不会从此成为生活常态?也许吧。现在已经有品牌在做更时尚、更环保的口罩了,比如可重复使用的布口罩、可生物降解材料的一次性口罩等等。甚至有些高科技口罩还带呼吸阀、可调节气流,戴起来更舒服。

不过说到底,口罩的核心功能还是防护。不管怎么变,安全性和舒适性都得兼顾。


结尾:口罩虽小,事关健康

选口罩不是小事,毕竟它直接关系到你的健康。总结一下重点:

  • 日常用医用外科口罩就够了,高风险场合再上防护口罩;
  • 认准执行标准号,别光看外表;
  • 正确佩戴、及时更换,别一个口罩撑一周;
  • 购买渠道要靠谱,便宜未必是好货。

希望这篇能帮到你。下次买口罩的时候,不妨多看一眼包装上的小字,说不定就能避开坑。

【文章结束】
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THE END
分享
二维码
< <上一篇
下一篇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