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油孩子:你真的懂怎么给孩子加油吗?

【文章开始】

加油孩子:你真的懂怎么给孩子加油吗?

你有没有那种时候,看着孩子写作业磨蹭、考试没考好、或者遇到点困难就垂头丧气,你心里急得不行,脱口而出那句:“加油啊!你可以的!”——但说完之后,感觉好像……没啥用?甚至有时候孩子更烦躁了?

我猜,很多父母都遇到过这种情况。我们当然想给孩子打气,但方式不对,可能反而会变成一种压力。那到底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“加油”呢?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。


“加油”不是一句口号,而是一个动作

首先咱们得搞清楚,“加油”到底是在加什么油?是加“你必须考第一”的油?还是加“你再不努力就完了”的油?都不是。

真正的加油,是给孩子内心注入能量,让他有勇气面对困难,有信心继续尝试。

有时候我们以为的鼓励,其实带着隐藏的期待和焦虑。孩子不傻,他们感觉得到。所以,当你说完“加油”之后,孩子的反应如果是沉默、躲避甚至反感,那可能就要想想,我们是不是加错了油?


那怎样做才是真的“加油”?

别急,这事儿没那么复杂,但需要一点耐心和转换思维。我总结了几点,可能对你有帮助:

  • 把“你要加油”换成“我看到了你的努力”。举个例子,孩子一道数学题算了半天没算出来。你说“数学要多加油啊”,他可能更挫败。但如果你说“我刚才看到你算了很久了,挺认真的”,这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。肯定过程比要求结果更重要。

  • 提供具体的帮助,而不是空洞的鼓励。 孩子说“我做不到”,你别急着说“你可以的!”,而是问一句“哪个地方卡住了?需要我帮你看看吗?”或者“咱们一起想想办法?”。这样,他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了。

  • 允许孩子有情绪,接纳他的暂时不行。 有时候,孩子不需要你立刻把他推回战场,他可能需要先哭一会儿,需要你先抱一下。接纳情绪,是充电最快的方式。 你的一句“没事,觉得难很正常,我小时候也这样”,比一百句“加油”都管用。


自问自答:几个常见的困惑

问:总是鼓励他,会不会让他变得受不了批评?

答:哎,这是个好问题。其实真正的鼓励不是一味表扬,而是真诚的反馈。做得好的地方具体夸,比如“你这个字写得很工整”;做得不对的地方,也可以平静地指出来,“这里好像有点问题,咱们再看看?”。这样孩子才知道哪里真的做得好,哪里需要改进,而不是活在虚假的赞美里。

问:我自己压力也很大,实在没耐心了怎么办?

答:太真实了!父母不是神,当然会有情绪。首先得给自己“加油”。你自己电量耗尽了,是没办法给孩子充电的。有时候坦诚告诉孩子“妈妈现在有点累,我们待会再说”,比你硬撑着发脾气要好得多。先照顾好自己的情绪,才能更好地支持孩子。


一个关于“加油”的小故事

我记得有个朋友分享过一件事。她儿子学骑自行车,摔了好多次,气得要把车扔了。她当时没说“加油,再试一次!”,而是走过去说:“摔疼了吧?妈妈看看。我学骑车那会儿,摔得比你还惨,膝盖现在还有个疤呢。”

孩子愣了一下,然后好奇地看她膝盖上的疤。她就接着讲自己怎么一次次摔,又怎么爬起来继续。说完之后,孩子自己扶起车,说:“那我再试试吧。”

你看,有时候“加油”不需要声音很大,它只需要让孩子知道,你理解他,并且你相信他。 这种信任,才是最有力的燃料。


最后一点思考……

说到最后,其实给孩子加油这件事,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答案。每个孩子性格不同,适合的方式可能也不太一样。这或许暗示了,教育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尝试和理解的过程。

不过话说回来,虽然我们总想找到最完美的方法,但也许孩子最需要的,并不是一个从不犯错的父母,而是一个愿意不断学习、努力去理解他的爸爸妈妈。

所以,别太焦虑。今天聊的这些,也不是什么金科玉律,你可以试着从里面挑一两个觉得能用的,先试试看。最重要的,或许是我们那份想要支持孩子的心意,只要方向是对的,慢一点也没关系。

一起加油吧!当然,是那种真正的、“走心”的加油。

【文章结束】
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THE END
分享
二维码
< <上一篇
下一篇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