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注很久的博主也开始写软文了?

【文章开始】

关注很久的博主也开始写软文了?

你有没有那种关注了好几年的博主,突然有一天发现ta开始接软文了?就是那种,明明以前推荐东西都特别真诚,现在却突然夸一个你听都没听过的牌子特别好用……说实话,我第一反应是有点失望的,就好像自己一直信任的朋友突然开始跟你推销东西一样,那种感觉,怪别扭的。

但后来我仔细想了想,这事儿好像也没那么简单。


为什么博主都开始接软文了?

这问题其实挺直接的——赚钱呗。做内容看起来好像挺风光的,但其实背后花的精力非常多。写稿、拍视频、剪辑、和粉丝互动……这些都是时间啊。而且很多平台其实并不直接给创作者发钱,或者说光靠平台给的那点奖励根本不够生活。

所以接软文、接广告,就成了很多博主维持更新的主要收入来源。不然呢?用爱发电吗?电费都交不起了还发电……

不过话说回来,除了赚钱,也可能有其他原因:

  • 平台算法和商业化的压力:平台总是鼓励你多更新、多互动,不然就不给你流量。而接合作往往能带来更多曝光;
  • 团队化运营后的必然:一个人做号可能纯凭兴趣,但一旦变成团队,那就得考虑工资、成本、活下去;
  • 品牌方疯狂投喂:有些品牌就是愿意砸钱找博主推广,你拒绝了反而显得有点“不合群”……

软文就一定不好吗?

不一定。

我以前也觉得软文≈骗人,但后来发现软文也分档次。有的博主接是接了,但还是会真的用、真的体验,然后才推荐。他们会在文案里悄悄告诉你这是合作,或者用那种“你们懂的”语气暗示。

这种其实还算能接受。至少ta没把我当傻子。

但另一种就特别过分:明明产品烂得一批,却吹得天花乱坠,评论区还控评……这种我就直接取关了。信任这东西,建立起来需要好几年,毁掉只需要一篇恰烂钱的软文。


我们到底在失望什么?

可能很多人其实不是反对博主赚钱,而是讨厌那种“被欺骗感”

你想想,我们关注一个博主,往往是因为觉得ta真实、坦诚、有共鸣。比如ta推荐一本书,是真的读了有感而发;推荐一个产品,是真心觉得好用。这种推荐是基于共同的价值观和审美。

而软文——特别是那种硬到硌牙的软文——破坏了这种“真实关系”。它让我们意识到:“哦,原来你之前说的那些‘真心话’,也可能只是生意罢了。”

嗯……这或许暗示了我们潜意识里已经把某些博主当作“朋友”了,而朋友之间,是不该有这种算计的。


怎么判断一篇内容是不是软文?

这事儿其实没有百分百准确的方法,但有几个常见的信号:

  • 突然集中夸某一个不知名品牌,尤其是评论区很多人问链接的;
  • 文案风格突变,比如平时写文章很随意,某篇突然特别规整、专业术语一堆;
  • 优惠码/专属链接频繁出现,还强调“限时优惠”;
  • 避重就轻,只讲优点完全不提缺点,或者把缺点轻描淡写说成“特点”。

也不是说看到这些就一定是软文,但如果你同时看到好几个信号……嗯,你懂的。


博主与粉丝之间:一种微妙的关系平衡

其实博主接软文这件事,本质上是一场关于信任变现的博弈。

博主希望尽量在不伤害粉丝感情的情况下赚到钱;
粉丝则希望博主能“吃相好看点”,哪怕恰饭也要保持基本真实。

但这个平衡点特别难找。有时候博主觉得自己已经很克制了,粉丝却觉得“你变了”;有时候粉丝其实能理解,但博主自己心里过意不去……具体怎么把握这个度,可能真的得看个人修行。

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绝大多数博主其实都在接推广,完全不接的极少。所以或许我们该改变的,不是要求博主“别接”,而是学会用更理性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的推荐


最后说几句实在的

我现在已经不太会因为博主接软文而轻易取关了(除非吃相太难看)。因为想明白了:他们提供免费内容,我获得信息或娱乐,他们通过广告获得收入——这其实是一种合理的交换

但我会更谨慎地看待他们的推荐。不会盲目跟买,而是会多搜搜其他人的使用反馈,或者自己判断是不是真的需要。

说到底,博主是人,要吃饭;我们也是人,要学会独立思考。谁也不傻,对吧。

【文章结束】
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THE END
分享
二维码
< <上一篇
下一篇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