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食品的软文范例:如何写出诱人好文章
关于食品的软文范例:如何写出诱人好文章
【文章开始】
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?刷手机的时候,突然被一篇讲美食的文章吸引,明明不饿,却忍不住咽口水,甚至立刻就想下单买来尝尝。哎,我就经常这样……但你想过没有,这背后到底是啥在起作用?一篇好的食品软文,到底是怎么写出来的?
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聊聊这事儿。我不是什么大师,就是平时爱琢磨,也看过不少案例,有些心得或许能给你点启发。
一、好软文不是广告,是“朋友推荐”
你可能第一反应是:软文嘛,不就是变着法子夸产品好?哎,这想法得变变了。现在大家多精啊,一看是广告立马划走。所以最高明的软文,读起来根本不像广告,反而像你一个特懂吃的朋友,掏心窝子给你推荐。
关键在哪?真诚,绝对的真诚。 别光说“这个好吃”,得说你为啥觉得它好吃,场景、细节、甚至吃的时候那点小感动,都得有。比如你写一个黑巧克力,别说“浓郁丝滑”,而是说“深夜加班掰了一小块,那股苦中带甜的醇厚一下子裹住舌头,整个人居然……慢慢静下来了”。你看,是不是有画面了?
二、抓人眼球的开头,就像餐厅飘出的香味
开门见山有时候太硬,得勾着点。提问是个好法子,就像我开头做的那样。或者讲个小故事,比如“上周我去了一家藏在小巷的面包店,就因为多看了一眼,彻底沦陷了……” 让人好奇,接着往下读。
核心就一点:别自嗨,想想读者关心啥。 他们可能关心健康、怕胖、或者想给孩子买点安全的零食。从这些痛点切入,准没错。
三、内容要扎实,光抒情可不行
自问自答是个好结构,能帮读者理清思路。比如:
问:“都说这燕麦健康,到底健康在哪?”
答:“哎,这事我得细说。第一,膳食纤维高,饱腹感强;第二,升糖慢,对血糖友好;第三,嗯……好像还有些微量元素,具体哪种我得查查资料确认(这里暴露个小盲区,反而真实哈哈),反正营养师都推荐。”
看,这样是不是比直接列一二三更自然?
再比如,“为什么它家牛肉干卖得贵?”,你就可以掰扯原料(是不是草饲的)、工艺(是不是慢烘的)、甚至溯源(能不能查到产地)。给出实实在在的信息,信任感就来了。
四、亮点必须突出,但别吹上天
产品肯定有核心卖点,给我狠狠地写,但要用体验包裹住。比如:
- “一口咬下去,能吃到明显的草莓果肉颗粒,不是那种廉价的香精味。” (突出真材实料)
- “配料表干净得吓人,只有牛奶和发酵菌,没别的了。” (突出健康纯净)
- “快递箱里塞了冰袋,收到时还冻得硬邦邦,保鲜确实下本。” (突出物流体验)
加粗你的核心优势,让读者一眼抓到重点。 但记住啊,“这可能证明了它家品控很严格”,用“可能”这类词,别把话说得太绝对,留点余地更可信。
五、结构可以松散点,但别散架
不用非得“总-分-总”那么严肃。可以跟着你的“品尝逻辑”或者“发现逻辑”走。
比如:
1. 先是外观诱惑(颜值)
2. 再到香气袭击(嗅觉)
3. 然后口感和味道(味觉)
4. 最后是吃完的回味和感受(体验升华)
中间每个部分用分割线隔开,读起来不累,节奏感也好。不过话说回来,结构这东西也不用太死板,有时候顺着思绪自然流淌,写出来反而更打动人。
六、结尾干嘛?催单吗?不不不
结尾别再硬邦邦地喊“快来买”了!好的结尾是让人的情绪和购买冲动达到顶峰,然后你轻轻推一把。
可以聊聊这种美食带来的生活方式改变,或者分享一个顾客的有趣反馈,甚至说说品牌的小故事和坚持。营造一种‘拥有它,你的生活也能变得更美好一点’的感觉。 然后,顺势给出购买指引,比如“想吃同款的朋友,可以去XX搜‘XXX’”,或者“最近好像还有优惠呢”,自然又不讨人厌。
写在最后
写食品软文吧,说难不难,说简单也不简单。它考验的是你对食物的感知力,和对人心的洞察力。你得自己先“吃”明白,才能写明白。最终目的,是让文字散发出香味,隔着屏幕都能撩到人。
试试看,下次写的时候,别想着我在写广告,就想着怎么跟好朋友安利你最近吃到的一个超棒的东西。那种状态,或许就是最好的状态。
【文章结束】
共有 0 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