软文硬广怎么选?2023营销人必懂的流量密码

你有没有发现,刷到手机壳广告时小红书都在讲故事,京东却直接甩参数?上周帮顾客选推广方案时,美妆品牌坚持要写闺蜜种草日记,制造业零件商非要罗列技术指标。这事儿让我突然明白:软文华和硬文化根本不是对立面,而是左右手


情感派VS技术流

先看这张对比表秒懂差异:

维度 软文华 硬文化
核心卖点 生活方式代入 功能参数碾压
适用场景 小红书/抖音 京东/专业论坛
转化周期 7-30天长效种草 即时决策促成
典型话术 "闺蜜用了直呼真香" "德国红点设计奖"

去年有个典型案例:某国产吹风机在知乎发硬核测评,列了23项测验室数据;转头在B站找UP主拍居家vlog,展示早晨三分钟吹干长发。结局双渠道转化率都破15%,这波操作我给满分。


混搭出奇迹的黄金配方

千万别觉得非黑即白,今年爆火的营销案例都在玩跨界:

  1. 科技商品讲情怀(扫地机器人广告拍成家室温情片)
  2. 快消品晒成分(奶茶店公开原料溯源视频)
  3. 制造业品造人设(机床公司老板开直播讲创业史)

深圳某螺丝厂就靠这招逆袭。抖音账号日常发工程师调试设备的硬核画面,穿插老板娘讲如何平衡事业家室。现在他们的紧固件成了"网红制造业品",中小顾客转化率增强40%。


选错赛道的血泪教训

三月份有个反面教材:母婴品牌在知乎写情感小作文,结局被理工爸们揪着成分表追问。反过来,某测验室设备商找颜值博主拍开箱视频,评论区清一色"中看不中用"的差评。

这时候得祭出平台遗传因子论

  • 女性网民超60%的场域走软植入
  • 专业度要求高的领域亮硬实力
  • 跨界品类尝试软硬组合拳

有个取巧办法——看竞品爆文架构。假若行业TOP10都在晒检测报告,您突然走文艺风就是找死。但假若前五名全是商品对比,来篇网民故事反而能突围。


最近翻某国际4A公司的内训资料发现个趋势:硬广和软文化包括正在崛起。比如说汽车广告不再强调百公里加速,转而拍车主带孩子露营的故事,最后十秒才闪过参数字幕。数据证明这种架构的完播率比传统广告高37%,果然姜还是老的辣。要我说啊,营销就像做菜,该文火慢炖时别开大火,该爆炒时也别怕油烟,最怕的是把红烧肉做成法式甜点——不是说不好吃,是客人压根没准备用刀叉。
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THE END
分享
二维码
< <上一篇
下一篇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