软文标题吸睛术:新手也能秒变高手
你是不是常常盯着电脑屏幕发呆,写了几十个标题都感受到不满意?明明内容很干货,阅读量却总卡在两位数?别慌,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,怎么让新闻标题从透明人变成万人迷。
一、标题真的能决定生死吗?
上周我帮朋友看后台数据,发现个吓人的规律:同样的一篇文章换3个标题,阅读量能差10倍!某健康号把《春季养生常识》改成《38岁程序员靠这招躲过心梗》,分享量直接飙到2万+。
这就好比相亲时的第一印象——标题就是你的笑容眼神,内容才算是内在品格。现在人刷手机的速度,比麦当劳服侍员打甜筒还快,0.3秒定生死的残酷现实,容不得我们佛系。
二、好标题的三大命门
1. 挠痒要挠在真痛点
"减肥"这一个词早听腻了吧?可假若换成《胖了15年的闺蜜突然暴瘦,逼我问出这三个秘密》,是不是手指就停住了?重点在于把抽象要求变具体场景,就像给近视的人递眼镜——刹那清晰。
2. 数字陷阱慎用
不是说"10个技巧"、"5大法则"不好用,是现在受众都免疫了。试试《月薪3千和3万的人,差在这三个早餐习惯》,既有对比又带阶层焦虑,比干巴巴列数字强得多。
3. 留个钩子勾人
前两天看到个绝妙案例:《吃了20年洋葱,今天才知道切之前该做这件事》。你看,既点明受益群体(长期吃洋葱的人),又埋了反常识的钩子,这比《切洋葱不流泪的方法》高明十倍。
三、新手最易踩的五个坑
上周我扒了200个阅读量不过百的标题,发现这些通病:
- 把公司简介当标题(例:《XX公司荣获行业革新奖》)
- 用力过猛像诈骗短信(例:《震惊!所有人都错了!》)
- 专业术语堆成密钥本(例:《出于KOL矩阵的品效协同谋略》)
- 不置可否玩猜谜(例:《这件事你要知道》)
- 自嗨式感动自我(例:《十年磨一剑,只为给你非常好的》)
特别是第三条,很多新手觉得用专业词显水平,其实就像跟小学生讲微积分——排除显得自己厉害,屁用没有。
四、现学现用的改标题演练
来看一个真实案例:
原标题:《本公司推出新型智能水杯》
加场景:《开会总忘喝水?这款水杯到点会"骂人"》
添冲突:《德国工程师和中国大妈吵了三天,设计出这杯子》
造悬念:《为什么养生达人的水杯总在23:00准时震动?》
发现没有?商品卖点要穿故事的外衣。就像卖的不是电钻,是墙上那个洞。
五、数据不会说谎的秘密
新榜做过测验:带这6类词的标题打开率飙升:
- 时间类:2023年、今天起、五分钟
- 人群类:35岁、宝妈、考研党
- 冲突类:竟然、没想到、真相
- 方法类:三步、公式、模板
- 福利类:免费、赠品、限额
- 地域类:北京人、江浙沪、东北
但要留意组合采用,别搞成《震惊!北京宝妈今天起可免费领取三步瘦身模板》这种缝合怪。
六、我的私藏器械箱
推荐三个土法子练标题:
- 超市小报学习法:别看那些"局长家的母猪下崽"low,人家可是标题党祖师爷
- 电影名改编法:把《流浪地球》改成《带着地球去星际搬家,人类这次玩大了》
- 反向思维训练:给《红楼梦》写新媒介标题,比如说《住大观园的女子们,每月零花钱够买LV吗?》
有次我把会议通知《周五下午部门例会》改成《三点钟会议室发奶茶》,全勤率直接拉满。你看,利益可视化多重要。
七、爆款标题的隐藏公式
别相信什么万能公式,但新手可以套这一个模板救急:
"痛点症结+反常结论+化解方案"
例:《天天刷牙还有口臭?牙医偷偷在用这三招》
拆解:
- 痛点:口臭困扰
- 反常:刷牙没用?
- 方案:牙医私藏妙招
留意!这是拐杖不是飞鞋,用十次就得尝试自己革新了。
八、那些年交过的智商税
提醒三个"毒鸡汤":
需要蹭热点(硬蹭的翻车案例还少吗?)
必须带emoji(图文时代还行,现在土爆了)
越长越好(超过20字就等着被截断吧)
去年某培育机构用《双减后,聪明家长都在做这件事》当标题,结局被家长骂"制造焦虑",这就是没把握好尺度。
九、从标题到内容的蝴蝶效应
千万别学某些小编做"标题党",点进去全是废话。好标题要像饭店招牌菜图片,实物比照片还诱人才算是正道。见过最良心的标题是丁香医生的《打完疫苗不能洗澡?真正要小心的是这三件事》,内容确实解答了大众误区。
写在最后
做了八年文案,最大的心得是:好标题是聊出来的,不是憋出来的。下次写标题前,先把文章核心用大白话讲给同事听,他们眼睛发亮的那句话,就是你的黄金标题。记住啊,技巧再牛,也比不上你对受众的那点推心置腹。
共有 0 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