软文是毒药还是解药?看懂这三点不吃亏

你有没有在朋友圈刷到过这样的故事?比如说《月薪三千的姑娘如何靠副业买房》,看着看着突然跳出理财课广告。哎,这事儿得从头说起——去年某大厂数据显示,普通人每天要接触63条软性广告,比三年前翻了四倍。


第一问:软文就是骗人玩意?

上个月我家楼下早餐店王叔搞了个神操作。他在价目表旁边贴了张手写告示:"二十年用同一袋面粉的老王说:油条涨价是因改用鲁花花生油"。结局你猜怎么着?当月油条销售额涨了40%,还有客人专门来买他家的油。

看懂门道:

  1. 合格软文=化解方案+情感共鸣(王叔化解了食客对用油的担忧)
  2. 翻汽车软文怎么写=虚假承诺+消息轰炸(比如说某些0元理财课)

第二问:为啥明星也爱发软文价钱?

记得去年某女星发微博说"拍戏间隙全靠XX牌苏打水续命",结局被扒出该品牌是她老公公司的。这事儿闹得满城风雨,但第三方监测显示,该品牌当月线上销售额暴涨180%。

拆解套路:

  • 明星款:生活场景+私密分享(喝水的杯子要带唇印)
  • 专家款:数据报告+对比测验(最好有穿白大褂的人出镜)
  • 素人款:前后对比+时间轴(30天打卡记录最唬人)
类型 可信承度 转化率
明星推荐 32% 18%
网民自述 67% 35%

第三问:怎么一眼识破软文?

去年有个经典案例:某读书App推文《北京女白领通勤书单》里,10本书有7本是自家平台的独家学识产权。教你三招破功:

  1. 查时间线:突然密集出现同款商品
  2. 看数据:具体到小数点后两位的更可信(比如说"读完83.6%内容")
  3. 试互动:留言问"在哪里买"看回复速度

说个真事。我表弟去年被篇《五天瘦八斤食谱》忽悠,买了两千多的代餐粉。后来发现那作者同时推着三家竞品,这事儿闹得...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新世相搞的《逃离北上广》活动,不亦是顶级软文?人家可是真送机票。


最近和做品牌的朋友喝酒,他透露了个行业秘密:今年开始,头部公司考核软文不再只看阅读量,而要算"真实讨论率"。比如说推文下有5条以上真实网民晒单才算合格。你看,风向变得比川剧变脸还快。

最后扔个数据:艾瑞咨询最新报告显示,68%的95后表示能接受软文广告,前提是"别把我当傻子哄"。这年头啊,真诚才算是必杀技,你说对不?
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THE END
分享
二维码
< <上一篇
下一篇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