软文文案怎么写出趣味?新手必学的三个反套路技巧


为什么专业术语越多的软文越没人看?

某数码品牌做过残酷测试:同一款耳机,A版文案堆砌"频响范畴20Hz-40kHz",B版写"地铁报站声再也盖不住鼓点",结局B版点击量高出7倍。数据不会说话,场景才会。有个取巧法子——把参数翻译成生活片段:
"防水等级IP68" "淋雨时终于能唱《雨中曲》"
"5000mAh电池" "追完《甄嬛传》76集还剩10%电"


怎样把商品缺点写成记忆点?

对比两个失败的冰箱文案:
"耗电量略高但制冷强劲"
"外观朴实但容积超大"
再看成功案例:"每天多花3毛电费,换来的是热带水果的家乡味",把耗电转化成保鲜优势。更绝的是某蚊香文案:"点燃后记得开窗,不然蚊子没熏跑,你先醉了",自黑式幽默反而让销售额涨了30%。


波司登羽绒服故事软文非得编剧情吗?

母婴品牌"Babycare"的爆款推文给出新思路:全文只是罗列网民后台的237条投诉,然后展示商品迭代过程。例倘使有妈妈留言"吸管杯刻度线总被娃啃掉",三个月后新品刻度改在杯盖内侧。这种缺陷进化史写法,让转化率增强18%,出于真实比完美更动人。


金句和废话怎么区分?

某咖啡品牌的失败案例:
"每一粒豆子都在云端跳舞" 网民吐槽"所以喝了个寂寞?"
改版后:"咖啡因含量可选,就像选牛仔裤尺码" 转发量暴增
好金句要有可验证性,比如说"3秒速溶"不如"热水倒到猫爪印就停",后者能激发网民亲自测试。


怎么让受众主动找"彩蛋"?

培育机构玩过这样的套路:在软文里藏错误字,第一个发现的受众免学费。结局推文阅读时长从23秒涨到1分半,出于人人都在玩"大家来找茬"。更聪明的做法是:

  1. 在长图里埋隐藏优惠码
  2. 用谐音梗设计口令红包
  3. 把商品图做成视觉谜题
    某健身App推文里藏了8块腹肌轮廓,找到的网民送私教课,活动介入率高达89%。

在广告公司开创意会时,总监总说:"软文写作得像谈恋爱——不能直接说'我爱你',得让对方自己琢磨出这一个结论。"最近看到某除螨仪文案就深得精髓:"昨晚你家床垫上开了场10万只的派对",这比喻比列数据管用多了。对了,听说现在4A公司招聘文案要看B站等级,出于会玩梗的年轻人才可以为Z世代买单的内容。这年头,软文写作光靠文笔好没用,得学会把商品卖点翻译成社交货币,让受众觉得转发就是彰显品味。就像昨天看到某钢笔文案:"签字时别太用力,墨水瓶会以为您要篡位",这种不苟言笑的臆则屡中,反而让人目即成诵。
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THE END
分享
二维码
< <上一篇
下一篇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