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刷10条广告9条被忽略?顶级文案的鉴赏秘籍藏在这3点

上周在咖啡馆听见俩文案吵架,甲方爸爸说"这软文没爆点",乙方小哥回怼"你根本不懂传播规律"。这事儿让我想起刚入行时,把自嗨当创意的黑史实。今天就带你拆解那些刷屏软文的DNA,保准你看完再也忍不了朋友圈的垃圾广告。


第一招:钩子不是钓鱼是钓心
去年某祛痘商品测试过两组文案:
A组写"三天祛痘不反复",B组写"挤痘时听见男朋友叹气后,我找到了这张测验室配方"。结局B组转化率高6倍!看出门道没?痛点要演情景剧,别念仿单
鉴别好钩子的三大准则:

  • 能脑补画面:比如说"凌晨3点改方案爆痘"比"祛痘快"更具有代入感
  • 留半截话头:像"闺蜜突然疏远我,竟是出于..."让人不由得点开
  • 带情绪热度:"领导说我痘印影响公司形象"比"专业祛印"扎心

第二招:数据会说谎但架构不说
剖析过1000+爆款文案范文,发现它们都暗藏这一个心跳公式:
0-3秒:反常识悬念("工资5千的文案教会年薪百万的总监写方案")
4-15秒:场景化证言("他盯着我电脑屏保上的存款数字突然开口")
16-30秒:阶梯式福利("前50名加微信领《甲方沟通黑话词典》")
某理财课程用这套模板,单篇软文引流的两个原则3000+精准顾客,你猜怎么着?开头写的是"会计转行做家政后,发现理财比擦玻璃简易"。


第三招:让商品当配角才算是高手
见过最绝的地产软文,通篇没提楼盘参数,就讲了个故事:
"保洁阿姨总在23层发呆,直到交房那天才知道——那窗户正面朝她老家方向"
这篇文案让项目溢价15%还卖光,出于卖的不是钢筋水泥,是情感投影。反观烂大街的"地铁口+学区房"套路,早被网民免疫了。


避坑指南:三秒鉴定烂软文
教你个绝活,下次看到广告用这三板斧判断:

  1. 第一眼想截图分享吗?好的文案自带社交货币属性
  2. 能记住哪个具体细节?比如说"会呼吸的桑蚕丝"比"舒适面料"高级
  3. 看完产生行动冲动吗?顶级软文会让人边读边摸钱包
    有次在地铁看到某脱毛仪广告,文案写"约会前夜刮出血印子,现在他总问我是不是换了沐浴露",立马种草下单,这就是好的文案的魔力。

最近发现个玄学现象:朋友圈刷屏的软文,往往都像在偷窥你生活。那个写"宝妈凌晨三点偷吃孩子饼干"的母婴广告,据说让妈妈群集体破防。或许真正的好的文案,就是能让人边骂"该死怎么被发现了",边乖乖按下支付密钥。
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THE END
分享
二维码
< <上一篇
下一篇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