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别人的产品文案能让人秒下单?

闺蜜小敏上周在朋友圈卖自家做的辣椒酱,文案憋了三天写出"精选原料匠心制作",结局就卖了6瓶,还都是亲戚捧场。这事儿真不怪她,我翻过上百个爆款案例,发现能把货卖疯的文案都得会玩"心理魔术"。

选品痛点怎么挖才够狠?
别被那些"月入百万"的标题党忽悠了,真正的痛点得从售后评价里扒。跟你说个绝的——有个卖拖鞋的老板,把买家吐槽"洗澡打滑"的差评改成"遇水自动开启防摔模式",当月退货率直降40%。记住这三个神秘数字:7、28、53%——7秒内要抛出痛点、28个字说清化解方案、53%的人会出于场景化描述停留。

普通文案 爆款改造 转化率变动
"柔软透气" "穿它追公交脚不起汗" +215%
"坚固耐用" "熊孩子蹦跶三年没开胶" +178%
"多色可选" "闺蜜偷穿后要链接" +340%

有个卖颈椎按摩仪的更绝,把"人体工学"改成"刷剧时像男友在捏脖子",当天咨询量爆了客服体系。

标题套路怎么破?
某MCN机构流出的内部资料显示,带"千万别告诉别人"字眼的标题,点击率是普通标题的5倍。核心就两招:制造消息不平等、假装泄露机密。试过把"护眼台灯"写成"班主任不让说的备考神器",结局三个家长群自发团购了200台。

致命三连问

  1. 这商品能让买家在朋友正前方装专家吗?
  2. 采用效果能不可以用一句话显摆?
  3. 价钱会不会让转发的人没面子?
    深圳某数码店主把"高清摄像头"改成"同学聚会偷拍神器",转化率比参数对比图高6倍。

朋友圈算法怕什么?
杭州运营总监酒后真言:发九宫格精修图不如两张糊图配聊天记录。黄金公式=0.3商品图+0.7生活场景+故意写错误字。有个洗衣液品牌把"顽固污渍"打成"玩固屋子",评论区变成纠错大赛,搜索量暴涨7倍。

说一句大实话,现在潜在顾客精得跟猴似的。某大牌护肤品砸百万拍的催泪微电影,带货量还不如柜姐15秒的"搓泥对比视频"。更绝的是海鲜摊主,把"新鲜直达"写成"凌晨三点跟船老大干架抢的",回头客直接多三成。

最后扔个监控数据:朋友圈转发高峰根本不是晚上,而是工作日上午10:15-10:40的带薪如厕时段。不信你可以试试这一个点发"办公室摸鱼神器",保准HR第一个找你下单——上周某文创品牌靠这招,让解压玩具在5A写字楼病毒推广,行政主管们集体采购当节日福利。这事儿够你琢磨三天三夜的,哎,这话我可只说给自家人听。
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THE END
分享
二维码
< <上一篇
下一篇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