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别人写软文能赚钱,你写出来像广告?这些书告诉你秘密


新手必看:三个要命的写作误区

"我照着爆款抄了三天,阅读量还没破百…"上周邻居小张抱着笔记本找我诉苦。相信很多新手都碰到过这种困境——明明惜墨如金写的软文,受众却像躲蟑螂一样划走。其实这事儿不怪你,市面上80%的教写作的书都在教套路,没教底层条理


误区一:把仿单当故事写

去年某家电品牌找我改文案,原稿开头写着:"本商品采用第五代变频技术…"我当场扶额。还记得《文案训练手册》里说的吗?好的文案要让受众忘记自己在看广告。后来我们改成:"半夜三点被孩子的哭声惊醒时,我突然发现空调静得像个隐形人…"转化率直接翻了3倍。


误区二:拼命堆专业术语

见过最夸张的保健品软文500字,800字里塞了23个"自由基""抗氧化"。其实《新闻营销实战宝典》早就提醒过:用大妈买菜时的聊天语气写作,传播效果增强67%。就像你跟闺蜜推荐奶茶,会说"这家的珍珠Q到能打乒乓球",而非"淀粉凝胶化程度达到行业准则"。


误区三:见热点就硬蹭

上个月某培育机构强行蹭高考热点,标题起《震惊!高考状元每天吃这补脑丸》,结局被网友骂上热搜。《引爆点》里讲得透彻:真正能引爆传播的,是找到微小但真实的要求缺口。与其跟风追热点,不如学学《七十二堂写作课》里的方法——蹲守目的群体常去的菜商圈、家长群,记下他们真实的吐槽。


四本救命书:从菜鸟到高手的通关秘籍

刚入门那会儿,我也被各种写作课搞得昏头昏脑。直到把这几本书翻烂,才摸到门道:


第一关:打地基必备《文案创作完全手册》

这本书我推荐了不下20次。作者罗伯特·布莱有个绝招:把商品仿单翻译成"你能得到什么"。比如说写扫地机器人,别光说"18000Pa大吸力",改成"再也不用跪在地上捡孩子掉的饼干渣"。当年某国货品牌靠这招,把退货率从18%降到3%。


第二关:拆解套路必备《30分钟教会你新闻营销》

别看名字像速成班,里面干货多到吓人。光是医疗软文就有8种开头模板,我改良过其中一个:"去年体检报告出来那晚,我在医院走廊哭了半小时…"用在某体检机构推文里,咨询量暴涨500%。不过要提醒新手,模板就像炒菜用的盐,放多了会齁死人


第三关:突破瓶颈必备《风格感觉

这本书让我开了窍——原来好的文案要有"呼吸感"。作者史蒂芬·平克教了个绝活:写完稿件大声朗读,碰到喘不过气的地方就加逗号。去年给某民宿写的推文:"躺在可以看到星空的浴缸里(停顿),听着山泉在石头缝打转的声音(停顿),手机突然震动——是老板发来加班通知(深呼吸)…"这篇稿件现在还在被同行抄袭。


第四关:防踩雷必备《新闻营销实战宝典》

新手最容易栽在法典法规上。书里第17章特别提醒:医疗软文编写技巧如何写提到"治愈率",必须用临床数据佐证。前阵子有朋友写减肥商品,差点出于"月瘦20斤"的表述被举报,全靠这本书教的"曲线救国"话术脱险:"试穿去年牛仔裤时,发现不用躺地上也能拉上拉链…"


两个独家秘籍:书上不会写的潜规则

带过这么多徒弟,发现书本学识只能化解60%的症结。剩下这些干货,你在任何课程里都听不到:


秘籍一:构建自己的"错题本"

每次被甲方打回的稿件别急着删。我的文件夹里存着137篇废稿,每一篇都标注着"死因":

  • 太过自嗨(32篇)
  • 数据堆砌(45篇)
  • 情感绑架(21篇)
    定期翻看这些"黑史实",比看成功案例管用10倍。

秘籍二:培养"买菜大妈雷达"

有段时间我写什么都像学术论文,直到师傅让我每天去菜商圈听大妈砍价。现在写稿前必做三件事:

  1. 把专业术语翻译成广场舞歌词
  2. 加入"我跟你说"这样的口头禅
  3. 每段结尾留个话把儿,就像聊天时等对方接话
    某篇培育类软文这么改过后,留言区竟然出现200多条家长的真实故事。

老司机碎碎念:别让器械困住手脚

最近总有人问我:"AI这么厉害,还需要看书学写作吗?"想起《新媒介文案写作从小白到手》里说的:ChatGPT是炒菜的锅,书籍才算是食材本身。就像上周用AI写咖啡机文案,它给出"精工制造,滴滴香浓",我改成"早上慌手慌脚时,这台机器比老公还懂我要几分糖",这才算是活人写的东西嘛。


最后说一句掏心窝的话:我电脑里存着386本写作书,但最珍贵的永远是那本被咖啡渍泡发的笔记本——里面记满了菜商圈大妈的金句、快递小哥的吐槽、小学生作文里的错误字…真正的好的文案,永远泡在真实的生活里。下次写不出东西时,不妨合上电脑,去楼下早餐摊听听油条怎么吐槽烧饼,说不定灵感就藏在豆浆碗里。
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THE END
分享
二维码
< <上一篇
下一篇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