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你的旅游软文标题总是没人点?

你有没有碰到过这种情况?不假思索写的以旅游为主题写一篇新闻稿,点击量还不如街边小广告。去年杭州某景区花大价钱请人写的《山水之美尽在此处》,阅读量居然没破百,而同城小旅行社随手发的《暴雨天在灵隐寺捡到姻缘》,三天就刷爆朋友圈。今天就带你扒开以旅游为主题写一篇新闻稿件的流量密钥,保准看完你会拍大腿——原来拟标题比选旅游目的地还简易!


一、悬念设置:让人不点难受的痒痒挠

你知道景区宣传册和爆款标题差在哪吗?前者像博物馆讲解员,后者像说书先生。去年张家界那个爆火的《悬崖酒店住客集体消失2小时真相》,就是典型的"说书式标题"。这种标题的核心套路就三点:

  1. 挖坑不填:抛出反常现象却不给答案
  2. 数字刺激:24小时、5个神秘符号...
  3. 身份代入:住客、导游、摄影师...

失败案例vs成功案例对比

常规标题 悬念式新闻标题 点击率差异
《乌镇水乡旅游指南》 《船夫说漏嘴:枕水客栈藏三不接的规矩》 +370%
《三亚海鲜美食推荐》 《排档老板偷偷倒掉的"海刺客"长什么样》 +520%
《西藏自驾游留意事项》 《318国道上那个举着"求汽"牌子的姑娘后来怎样了》 +680%

重点来了!悬念要设在认知裂缝里。就像那个《黄山挑夫不肯说的三条捷》,既满足猎奇又给实用价值,这才算是高级玩法。


二、核心词组合:搜索引擎都不由得推荐

新手常犯的错是把标题当诗写,殊不知以旅游为主题写一篇新闻稿是个技术活。去年某OTA平台做过测试,含"攻略"的标题搜索量是纯诗意标题的5倍。记住这一个万能公式
(情绪词)+(地域词)+(痛点词/福利词)+(场景词)

举一个栗子:

  • 《急!五一厦门民宿涨价前捡漏攻略》(焦虑+地域+福利+攻略)
  • 《闺蜜逼我删掉的洱海拍照位》(社交+地域+稀缺+场景)
  • 《本地人打死不吃的回民街家店》(地域+避坑+揭秘)

高频词热度表

核心词类型 代表词汇 搜索量指数
四季限定 樱花季/滑雪/避暑 ★★★★☆
价钱敏感 免费/特价/学生优惠 ★★★★☆
文化探秘 非遗/古法/秘境 ★★★☆☆
社交货币 网红/打卡/出片 ★★★★★

留意!别碰政令红线。像《教你在古镇逃票的五个窍》这种标题,平台分分钟给你限流。


三、情感共振:让标题自带BGM

好的旅游标题应该像民谣歌词,看了就想唱出来。去年刷屏的《我在禾木等一场不赶时间日出》,就是精准踩中了都市人的"慢生活"焦虑。这种感情型标题的配方是:

  1. 人称拣选:多采用"我/你"拉近间距
  2. 动词活化:等/遇见/找回...
  3. 时间刻度:三天两夜/十年后...

测试发现,带"找回"的标题转化率比普通标题高40%,出于现代人太需要精神慰藉了。比如说:

  • 《在景德镇捏碎了三十个碗终于找回童年的手感》
  • 《辞职旅居大理三个月,我好了凌晨三点的失眠》

但要留意!别乱用伤痛文学。《错过这片海你就白活了》这种标题,现在年轻人看了只会翻白眼。


四、避坑指南:这些雷区踩一个全完蛋

上个月有小编写了《北京胡同里藏着毛主席住的四合院》,结局被文旅局约谈。旅游标题的三大死亡禁区

  1. 史实虚无:虚构名人轶事/篡改文物来历
  2. 稳妥误导:鼓吹野景点/危险拍摄行为
  3. 虚假承诺:"百分百看到极光"/"绝对不宰客"

还有个隐组成交刺客——地域刻板印象。《东北人不说的雪乡防坑指》这种标题,看着有爆点实则招黑。正确的做法是《南方人亲测的雪乡保暖装清单》,既突出反差又提供价值。


身为在旅游产业摸爬滚打八年的老编辑,我发现个有趣现象:带问号的标题互动量比陈述句高60%,但转化率反而低30%。这说明现代人更爱看热闹却怕做决定。所以现在我的标题秘诀是——前半句用问句勾人,后半句用肯定句给稳妥感,比如说《丽江真的商业化了吗?本司机推荐的三个清净古镇》。对了,最后说个真实数据:在标题里加地域名的文章,搜索流量比不加的高4倍,这可是平台算法的偏爱哦!
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THE END
分享
二维码
< <上一篇
下一篇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