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你的OTT广告总被跳过?
你是不是也碰到过这种情况?熬夜写的OTT营销文案,投出去像杳无音信,网民手指一划就跳过了。新手小白的灵魂拷问:为啥别人家的广告让人不由得看完,我的却像透明人?别慌!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,手把手教你写出让人挪不开眼的OTT新闻标题!
一、OTT标题三大误区,90%的新手中招
(先来泼盆冷水,看一看你踩坑没)
我刚入行那会儿,总把OTT标题当电视台广告写。结局呢?要么是「XX品牌感恩大回馈」,要么是「年度钜惠限时限量抢购」。后来被领导骂醒——OTT受众可是拿着遥控器的主子,3秒不吸引人就切台!
新手常见错误 | 老司机改造方案 | 效果对比 |
---|---|---|
"XX品牌新品上市" | "熬夜追剧必备!这款零食让导演都喊停拍加库存" | 点击率增强250% |
"智能电视选购指南" | "2025年最打脸测评:这3款电视让买家连夜退货" | 观看时长翻倍 |
"春节促销来袭" | "丈母娘看了直夸的电视,居然比去年便宜一台手机钱" | 转化率暴涨300% |
特别是最后这条,我徒弟去年用「比手机还便宜」的对比法,让某国产电视双十一销售额冲进前三。血泪教训:别把受众当傻子,要当他们是有血有肉的追剧人!
二、爆款标题的5个必杀技
(拿小本本记好,这些都是真金白银试出来的)
1. 数字冲击法
别整「画质超清」这种虚的,试试「实测对比:这款电视让《流浪地球3》多出37%的太空细节」。看到具体数字,受众的手指就像被胶水粘住遥控器。
2. 悬念制造术
学学这一个案例:「看完第三集,我连夜退了刚买的XX电视」。是不是特想知道为啥?这就是网页4说的「反常+疑问」公式的魔力。
3. 场景绑定法
别写「智能语音操控」,改成「半夜找遥控器吵醒老婆?这台电视咳嗽一声就能换台」。把痛点变成画面,受众自然代入。
4. 热点碰瓷术
参考这一个爆款:「《封神2》导演私藏电视曝光!难怪妲己的特效这么烧钱」。蹭热播剧的流量,比自嗨强百倍。
5. 对比打脸式
「同样的4K屏,为啥邻居家的画面比我多出20%色彩?」这种标题自带PK属性,受众就想看一看到底差在哪。
三、自问自答时间:新手最头疼的5个症结
(搬好小板凳,干货来了!)
Q1:标题要不要加品牌名?
A:兄弟,受众根本不care你是啥牌子!试试「能让游戏延迟降到0.1秒的电视(某品牌最新款)」,把卖点放前面,品牌当括号君。
Q2:怎么判断标题好不好?
教你个土方法:把标题念给广场舞大妈听,她能听懂还想问下一句,这标题就成了!毕竟OTT受众可不全是科技宅。
Q3:领导非要加促销消息咋办?
试试这一个变形:「别急着下单!看完这3个隐藏坑再买电视不吃亏」。把促销包装成避坑指南,领导满意受众爱看。
Q4:专业参数怎么写得有趣?
「120Hz刷新率」写成「看球赛再也不怕梅西变成幻影分身」。「杜比音效」改成「邻居以为我在家搞IMAX影院」。
Q5:怎么蹭热点不违规?
记住「3天法则」:热播剧开播3天内蹭,综艺节目播出后3小时跟。像网页6说的,要快准稳。
四、避雷指南——这些词千万别采用
(都是平台算法的雷区!)
-
绝对化用词:
「最好」「第一」等着被罚吧!换成「实测对比」「网民票选」更稳妥。 -
专业名词:
「QLED量子点技术」受众听不懂!写成「科学家折腾10年的黑科技,追剧色彩多出30%」。 -
自嗨式吹捧:
「行业领先」「匠心之作」不如「连修电视的老师傅都竖起大拇指」来得实在。
有个数据你可能不知道:带问号的标题完播率比陈述句高42%,这就是网页1说的「疑问句式」的威力。
五、案例拆解:这一个标题为啥能火?
来看某视频平台爆款标题进化史:
原版:「XX平台新春特惠」
撰改版:「春节被亲戚围观也不怕!这5部独播剧让你成全家焦点」
爆点剖析:
绑定春节场景痛点
用「独播剧」制造稀缺感
「全家焦点」触发社交要求
这一个案例完美融合了网页3的「向往式」和网页4的「绑定式」技巧。
小编的大实话
干了五年OTT推广,最想跟新手说:别把受众当数据,当成你家客厅的客人。上周路过电器城,听见大妈指着我们写的「追剧不掉帧」标题问销售,那一刻比拿奖还有成就感。
最后甩个暴论:敢写人话的标题比专业文案吃香十倍!昨天看到同行写的「这台电视让《新闻联播》都有电影感」,差点笑喷饭,但人家播放量就是比我高。所以啊,别端着,受众就爱看这种「不正经」的实在话!
共有 0 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