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节日营销软文广告语:如何让品牌在节日中脱颖而出
企业节日营销软文广告语:如何让品牌在节日中脱颖而出
【文章开始】
你有没有发现,一到过年过节,我们的手机就被各种广告塞满了?月饼、粽子、年货、圣诞礼盒……每个品牌都在拼命吆喝。但奇怪的是,大多数广告看过去就忘了,真正能让人记住、甚至想转发分享的,少之又少。问题到底出在哪儿?可能,就出在那短短几句的广告语上。
今天,咱们就抛开那些复杂的理论,实实在在地聊聊,企业怎么才能写出那种能“勾住”人的节日营销软文广告语。这玩意儿看着简单,不就是一个标题、几句煽情话嘛?但真想写好,里头的门道还挺多的。
节日营销,为什么广告语是“灵魂”?
我们先来回答一个最根本的问题:在铺天盖地的节日营销里,为什么一句广告语会这么重要?
你想啊,节日期间用户的注意力是极度稀缺的。大家忙着购物、聚会、旅行,留给广告的时间可能就几秒钟。在这电光火石的一瞬间,广告语就成了决定用户是划走还是继续看下去的“敲门砖”。一句好的广告语,能瞬间建立情感连接,让用户觉得“哎,这品牌懂我”,而不是“又来一个打广告的”。
比如,过年的时候,大部分品牌都在说“阖家团圆”、“新年大促”,如果你的广告语是“把唠叨打包,带爱回家”,是不是一下子就生动了很多?它戳中的是年轻人回家过年,既怕爸妈唠叨又渴望亲情的那种复杂心理。这种共情力,才是好广告语的核心。
好广告语,到底长什么样?
那么,具体来说,一句能打动人心的节日营销广告语,应该具备哪些特质呢?我觉得,至少得满足下面这几点:
- 首先,得“说人话”。别搞那些高大上、绕来绕去的词。就像跟朋友聊天一样,简单、直接、有温度。比如中秋节,与其说“臻选月光之礼,献上诚挚祝福”,不如说“这份甜,想和你一起分”。后者显然更接地气,更像人说的话。
- 其次,要“会蹭热点”。这里的蹭热点,不是生搬硬套,而是巧妙地把节日元素、社会情绪和品牌结合起来。比如国庆节,可以结合旅行热,说“风景在路上,牵挂在家乡”,然后自然引出适合旅途使用或寄回家乡的产品。
- 第三,得有“记忆点”。用一些朗朗上口的句式、巧妙的谐音梗或者强烈的画面感,让用户容易记住。比如“这个‘食’候,该团圆了”(食品品牌),就用了谐音,既点明了节日,又突出了产品。
- 最后,也是最重要的,要“有真情”。节日营销的本质是情感营销。广告语必须发自内心,能唤起用户真实的情感共鸣,而不是冷冰冰的促销口号。真诚,永远是必杀技。
不过话说回来,道理大家都懂,但具体操作起来,每个行业、每个品牌的情况都不一样,这可能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,我也不敢说有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。
写广告语时,最容易踩的坑是啥?
知道了什么是好的,我们还得避开那些常见的陷阱。根据我的观察,很多企业最容易在下面两个地方栽跟头:
第一个坑是“自嗨”。就是企业自己觉得广告语特别棒,创意十足,但用户完全无感。比如,过分强调品牌理念而忽略了用户的真实需求,或者用了太多内部人才懂的“黑话”。避免自嗨的唯一方法,就是时刻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:我作为一个消费者,在节日里看到这句话,会有什么感觉?
第二个坑是“盲目跟风”。看到竞争对手做了一个“温暖走心”的广告,自己也赶紧做一个同款的;看到别人用谐音梗火了,自己也非要憋一个出来。缺乏品牌的独特性,最后淹没在同类广告的海洋里。或许暗示,保持品牌的独特性,比盲目模仿更重要。
从想法到爆款:具体怎么操作?
理论说了一大堆,我们来点实际的。构思一句广告语,大概要经历哪几步呢?我试着梳理了一个大概的流程,当然,这不一定适合所有情况,算是个参考吧。
- 第一步:深度挖掘节日内涵。别只停留在表面。比如春节,不只是“团圆”,还有“辞旧迎新”、“期盼”、“压力”、“年终奖”等多种复杂情绪。找到那个最能和你目标用户产生共鸣的点。
- 第二步:结合产品核心价值。你的产品能解决用户节日里的什么痛点?是送礼的烦恼?是聚餐的便捷?还是一个人过节的慰藉?把产品价值融入节日场景。
- 第三步:头脑风暴,不加评判。召集几个人,把前面想到的节日关键词和产品价值进行碰撞,随便什么想法都可以先记下来,数量比质量重要。
- 第四步:筛选和测试。从一堆想法里挑出几个最有潜力的,小范围地找目标用户看看,听听他们的直接反馈。有时候你觉得最好的,可能用户并不买账。
具体到如何测试效果,比如是通过小范围问卷还是社群投票,这个环节的细节可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,找到最适合自己品牌的方式。
来看看别人家的高分答案
光说不练假把式,我们看几个我觉得做得不错的案例,虽然它们不一定都出自大品牌。
-
案例一:某行李箱品牌(国庆节)
- 广告语:“装下世界,也装下牵挂。”
- 分析:国庆长假是旅行高峰,这句广告语既体现了行李箱的“装”的功能,又升华到情感层面,把旅途的广阔和对家的思念联系在一起,非常打动人。
-
案例二:某在线视频APP(中秋节)
- 广告语:“天涯共此时,同看一轮月。”
- 分析:巧妙化用古诗,营造了美好的意境。对于不能团聚的人,通过APP一起看剧、看电影,就成了“同看一轮月”的现代诠释,品牌替代性地满足了用户的陪伴需求。
写在最后:几句掏心窝的话
说了这么多,其实我想表达的核心就是,节日营销的广告语,它真不是一个简单的文案工作。它背后是你对用户的洞察,对节日的理解,以及你品牌的温度。
在下一个节日到来之前,不妨先别急着想那句惊世骇俗的广告语。而是静下来想想:我的用户在这个节日里,真正需要的是什么?我的产品,能如何真实地帮到他们?想清楚了这些,那句对的广告语,或许就会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来。
【文章结束】


共有 0 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