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子桂鱼:这道菜凭什么成为宴席之王?

【文章开始】

松子桂鱼:这道菜凭什么成为宴席之王?

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——去高档餐厅吃饭,请客点菜的时候,第一个蹦出来的名字总是“松子桂鱼”?明明菜单上那么多菜,为什么偏偏是它成了桌桌必点的硬菜?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条“鱼”的故事。


从江南游上国宴的鱼

说实话,我第一次吃松子桂鱼的时候,压根没吃出是什么鱼。外面炸得酥脆,里面嫩得离谱,浇上那个酸甜口的酱汁,再撒一把松子...这菜也太会了吧!后来才知道,人家用的是鳜鱼,就是那个“西塞山前白鹭飞,桃花流水鳜鱼肥”的鳜鱼。

不过话说回来,这道菜虽然现在全国都能吃到,但它其实是个地道的江南菜,据说最早是苏州厨师搞出来的创意。你看江南人吃东西讲究精致吧?一条鱼都能给你做出花来。


为什么偏偏是鳜鱼?

你可能要问:用鲫鱼行不行?用鲤鱼呢?这个...我还真问过老师傅。人家说,鳜鱼肉质特别嫩,而且没什么小刺,适合做这种需要切花刀炸制的菜。别的鱼要么肉太散,一炸就碎,要么刺太多,吃起来不安全。

最关键的是:鳜鱼肉吃起来有一股淡淡的甜味,这个甜味跟酸甜酱汁特别搭。你说这是什么原理?具体机制待进一步研究,但吃起来就是比其他鱼更和谐。


一盘好的松子桂鱼,到底好在哪?

别看就是一条炸鱼浇汁,里面的门道可多了。我总结了一下,至少要满足这三个点

? 外形要立得住:好的松子桂鱼上桌的时候,那个造型是支棱着的,像个小松鼠尾巴(所以也有人叫松鼠桂鱼)。如果端上来是塌的,说明炸的火候或者刀工不到位

? 外酥里嫩是基本:外面那层壳要酥到轻轻一咬就裂开,里面的鱼肉还要保持鲜嫩多汁。这个油温和时间把控太难了,家里做十次有九次翻车

? 汁不能抢戏:那个酸甜汁啊,要恰到好处,既能提味又不能盖住鱼的鲜味。而且得现做现浇,要是提前浇上去把脆壳泡软了,那整道菜就废了


在家能做吗?试试就知道有多难

我自己试过...结果很惨烈。首先给鱼切花刀就是个技术活,切浅了造型出不来,切深了容易断。然后炸的时候,油温控制不好要么没炸透,要么炸糊了。

最让我崩溃的是调汁——酸甜平衡太难了!番茄酱放多了像吃快餐,糖醋比例不对又怪怪的。最后我做的那个...怎么说呢,我家狗闻了闻都没吃。

所以我现在觉得,有些菜还是得去饭店吃。人家师傅一天做几十条,这个手感和技术不是家里能做出来的。


贵有贵的道理?

说实话,松子桂鱼确实不便宜。一条动不动就上百,凭什么?

首先鳜鱼本身就不便宜,然后是手工费。你想啊,每条鱼都要手工切花刀,这个功夫就值不少钱。再加上现在松子也涨价...或许暗示这道菜的性价比其实没那么差。

当然啦,请客吃饭点这个,面子足啊!红彤彤的,造型又霸气,味道大家都喜欢,基本上不会踩雷。


除了好吃,还有什么说法?

中国人吃饭讲究寓意,松子桂鱼也不例外:
? 代表年年有余
? 松子象征长寿健康
? 红色酱汁寓意红红火火
? 整体造型还有蓬蓬勃发的意思

你看,请客点这个菜,吉祥话都不用想了,全在菜里了。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年轻人可能不在乎这些,但老一辈就认这个理。


去哪里吃最正宗?

这个说实话,没有标准答案。每个菜系都有自己的做法,比如:
- 苏帮菜的做法偏甜一点
- 杭帮菜可能更注重鱼的鲜味
- 粤式做法又会有所不同

最重要的是新鲜——鱼要现杀现做,酱汁要现调现浇。有些店提前预制,那种味道就差很多了。

我个人建议是:看哪家店生意好就去哪家。客人多的店食材流转快,新鲜程度有保障。另外,如果菜单上这道菜价格特别便宜...你就要小心了,可能用的是便宜鱼或者冻货。


最后说两句实在的

说了这么多,其实吃饭这件事吧,最终还是得看合不合自己口味。松子桂鱼虽然名气大,但也不是人人都喜欢这种酸甜口。

要是你没吃过,下次在菜单上看到,可以鼓起勇气点一次。毕竟这条从江南游出来的鱼,能火遍大江南北,肯定有它的道理。对了,记得趁热吃,凉了味道就差一大截了!

【文章结束】
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THE END
分享
二维码
< <上一篇
下一篇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