欲扬先抑的营销软文范例:为什么先吐槽反而更好卖?
欲扬先抑的营销软文范例:为什么先吐槽反而更好卖?
【文章开始】
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——明明产品挺好,夸得天花乱坠,可顾客就是不信,甚至有点反感?反过来,有些广告先大大方方承认自己的缺点,结果销量却蹭蹭往上涨?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
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种“欲扬先抑”的营销套路。它听起来有点反直觉,但用对了,效果真的惊人。
一、什么是“欲扬先抑”?真的有用吗?
简单来说,“欲扬先抑”就是:先主动说自己的不足,或者降低大家的期待,然后再把真正的优点抛出来,给人一种“哇,比想象中好太多”的反差感。
你可能会问:这不是自曝其短吗?会不会把客户吓跑?
嗯,这其实是一种心理战术。现在消费者越来越聪明了,一眼就能看出你在硬夸。反而如果你先坦诚一点,大家会觉得你更真实、更可信。这种“信任感”一旦建立,你再说什么,他们都更容易接受。
举个例子啊,有个很有名的行李箱品牌,广告一开始就说:“说实话,我们这个箱子不算最轻的。”——你看,先抑了一下。但紧接着说:“因为它用了XX材料,特别耐撞,轮子顺滑到能自己爬楼梯。”——然后再扬出去。结果很多人就因为这份“诚实”下单了。
二、为什么要用“先吐槽”再夸的方式?
其实背后有好几层心理在起作用:
- 降低防备心:你一上来就自嘲两句,大家就不会觉得你是来“忽悠”我的;
- 制造反差惊喜:前面压得越低,后面夸的时候效果就越炸;
- 增强真实感:没有人是完美的,产品有点小缺点反而更显真实;
- 容易引发共鸣:你吐槽的点可能正好是用户本来在意的,但后来发现原来优势更大。
不过话说回来,这招也不是随便用的。你吐槽得要有技巧,不能真的把产品说成一无是处。最好是挑那些不影响核心功能、甚至反而能凸显你优势的“缺点”。
三、怎么写出一篇“欲扬先抑”式软文?
如果你也想试试这种写法,可以按这个结构走,不容易翻车:
1. 开头:抛出痛点,甚至自曝短板
比如你卖一款充电慢但电量超大的充电宝,可以说:“我知道,大家现在都追求快充,我们这款充电速度确实一般……” 先接住用户的预期。
2. 中间:转折 + 放大优点
接着要说:“但是!它充一次能用整整一周,特别适合出差、户外,不用频繁找插座。” 这里就要把“扬”的部分写足,数据、场景、对比都用上。
3. 结尾:强化信任,呼吁行动
最后再总结一下:“虽然它不是最快的,但绝对是电量最稳的。” 加上用户好评、退货数据等等,减少最后一步的心理阻碍。
四、经典案例:你看过却可能没发现的“抑扬”神文案
案例一:某音响品牌
“这音箱重量不轻,搬起来有点吃力……正因为此,它内部结构扎实,音质厚重有层次,低音效果堪比现场。”
——你看,把“重”从缺点扭成了“用料足”的优点。
案例二:护肤精华广告
“刚开始用可能觉得有点黏……但连续七天之后,皮肤含水量直接增加30%,摸起来软糯透亮。”
——暂时的不舒适换来长期效果,用户更容易接受。
五、注意事项:别抑过头,否则真劝退了
虽然这方法好用,但也不是万能药。有些地方要特别小心:
- 缺点不能是致命伤:比如你说“手机偶尔会死机”,那再怎么圆也难救回来;
- 抑要抑得巧妙:最好是那种“看起来是缺点,其实是特点”的地方;
- 不要欺骗:你可以换个角度说,但不能无中生有或者掩盖真正的问题。
我自己也还在摸索哪些品类更适合这种写法,具体哪种产品最适合“先抑后扬”,可能还得看目标用户偏好,不能一概而论。
写在最后:真诚才是最大套路
说到底,“欲扬先抑”能起作用,本质上是因为人们越来越讨厌虚假宣传,反而愿意相信那些敢说真话的品牌。
所以啊,如果你也想写这种软文,别光想着套路,多一点真诚,效果才会稳。先吐槽再夸,不是为了忽悠,而是为了让用户更全面了解产品——然后,自己做出选择。
试试看,下一篇文案,不妨先从“自黑”开始。
【文章结束】


共有 0 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