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荐性软文到底是什么?一篇给你讲透
【文章开始】
推荐性软文到底是什么?一篇给你讲透
你是不是经常刷到一些文章,看着像分享经验,读着读着就觉得“哎?好像是在推荐什么东西”?然后你可能顺手就下单了。对,你可能已经不知不觉看了一篇高质量的“推荐性软文”。这东西现在无处不在,但你真的了解它吗?它为啥有这么大魔力?今天咱就好好唠唠这个。
一、先别急着定义,它为啥能让你忍不住想买?
推荐性软文,说白了,就是一种“披着羊皮的狼”——哦不,这个比喻不太对,应该是“穿着朋友外套的销售员”。它不像硬广那样直接吼着“买它!”,而是通过讲故事、分享体验、输出知识的方式,悄悄把你引到某个产品面前,让你自己觉得:“嗯,这玩意儿真好,我需要。”
你想啊,如果一个你挺信任的博主,仔仔细细地跟你分享她怎么熬夜带娃,然后用了某个枕头居然睡好了,还贴出对比图……你是不是会比看到一句“XX枕头,极致睡眠”更有感觉?这就是共情和信任的力量,软文的核心就在这儿。
二、好软文和烂软文,差在哪儿?
不是所有软文都叫推荐性软文。有些烂文章,第一句就开始尬夸,恨不得把产品说明书贴你脸上。这种,你看了只想翻白眼然后关掉。
那好的软文长啥样?我来列几条:
- 不说教,说人话:它就像朋友聊天,有共鸣,甚至有吐槽,不是高高在上地教育你。
- 有真实细节:比如“它的牛奶质地,抹开就化成水”,而不是笼统地说“质地清爽”。
- 解决你的痛点:你正愁夏天油光满面,它立刻推出控油神器,还附上使用前后对比。
- 最后才轻轻点一下产品:通篇80%在讲经历、讲知识,最后20%才自然引出产品,好像“哎,刚好它解决了我的问题”。
反过来,烂软文通常:
- 生硬插入,毫无逻辑;
- 全是夸张形容词,看不到人话;
- 没有真实体验,像机器写的。
三、自问自答:软文是不是都是骗人的?
哎,这个问题特别好。很多人一听到“软文”就觉得是忽悠。但其实……不一定。
好的推荐性软文,前提是产品真的能打。作者真的用了,觉得好,才推荐。这种本质上是一种“真诚的分享”,只不过带了商业目的。它帮你降低了决策成本——你信任这个人,于是也试试她推荐的东西。
但话说回来,市场上确实也存在那种纯忽悠、没底线的软文,产品烂得要命还闭眼夸。所以作为读者,也得保持判断力:看看作者是否长期靠谱、内容是否过于完美毫无缺点。如果一篇推荐一点缺点都没有,那或许反而要警惕了。具体怎么分辨,可能还得靠多看多比较,这方面我也不是全懂。
四、案例:看一篇软文是怎么“套路”你的
举个栗子啊,比如最近老看到“XXX防晒霜”的软文。它可能先不会讲产品,而是说:
“北京这天气,紫外线太强了!我去年懒得防晒,结果长了好多斑[哭哭]。后来才知道防晒不光放黑,还得防老!…(中间插入一堆护肤知识,让你觉得‘啊说得对’)…后来我试了好多款,不是油腻就是搓泥。直到用了XXX这款,哎居然很轻薄,后续上妆也不卡粉!你看这是质地(附图),像乳液一样……”
发现了没?它先引起焦虑(长斑、变老),再给出知识(建立信任),然后吐槽其他产品(让你有共鸣),最后才拿出解决方案(产品),并强调优点(轻薄、不搓泥)。这一套组合拳下来,很难不心动吧?
五、所以咱们读者该怎么看?企业该怎么写?
对你我来说,看软文不可避免。但你可以:
- 别冲动,看完放一放再决定;
- 多看不同人的评价,别信一家之言;
- 记住:完美的好评可能隐藏着问题,有优缺点反而更真实。
而对品牌或创作者来说,想写好软文,记住三个字:说人话。别吹上天,真诚点。用户都不傻,你是不是真心分享,读两句就能感觉到。比如适当暴露一两个无伤大雅的小缺点,比如“就是包装有点简单”,反而更显真实。
结尾:软文不可怕,关键是真诚
推荐性软文其实是一种内容时代的产物——大家不爱看广告,爱看故事、学知识。所以它既然存在,就说明有它的价值。虽然…它有时候确实会让你忍不住掏钱(笑)。
但核心记住:一切基于真实,一切源于信任。没了这个,再软的文也是硬广,没人爱看。
【文章结束】


共有 0 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