洗头发的软文怎么写?这5招让你看完就想买
【文章开始】
洗头发的软文怎么写?这5招让你看完就想买
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?刷到一篇讲洗发水的文章,看着看着……莫名其妙就下单了?好像也没说啥特别的话,但就是被戳中了,觉得“这说的不就是我吗?!”
对,这就是软文的魔力。不硬夸产品,而是悄悄走进你心里,帮你把痛点挠了,然后“顺便”给个解决方案。那,一篇让人上头、看完就想试的洗发水软文,到底怎么写?
别急,我今天就跟你唠明白。咱一步步来拆。
一、开头别废话,先抓住她的“头皮”
写开头的时候,千万别一上来就“XX品牌,萃取天然精华……”——停!没人关心你的成分,大家只关心自己。
你得先替读者喊出她们的痛。比如:
“每次洗头,头发一掉一大把,地漏都快堵死了,心也在滴血……”
“早上刚吹好的造型,还没到公司就塌了,油得能炒菜…”
“漂染后的头发像枯草,梳不通、没光泽,感觉自己老了十岁…”
你看,是不是有画面了?开头的作用不是介绍产品,而是共情。你得让读者猛点头:“对对对!我就是这样!” 她才会愿意继续往下看。
二、自问自答:软文是不是就等于编故事?
很多人一听说“软文”,就觉得是编个离谱的故事把产品塞进去。比如“我用了XX七天,秃头变森林”……这种现在没人信了,反而觉得假。
好的软文,核心是“真实感”,而不是“夸张感”。它可能源于你朋友的真实吐槽、你自己的体验,或者大量用户反馈的总结。
比如,你可以说:
“我同事小敏,之前总抱怨头发烫坏了,跟稻草一样。后来她试了XXX(不是硬广!),大概过了两三周吧,有一次开会我突然发现她头发顺了好多,还有点光泽感了,就忍不住问了她……这才知道她换洗发水了。”
你看,有人物、有前后对比、有真实的小细节(“开会突然发现”),可信度就高多了。它或许暗示了产品有效,但没把话说死,留有余地。
三、内容干货部分:别光说好,要说为什么好
到了介绍产品的部分,也别干巴巴地说“特别好”“特别顺”。具体是啥感觉呢?你得把它翻译成用户能听懂的话。
比如你说它“控油”,可以写成:
“它是那种头皮洗完会呼吸的感觉,不是那种涩到炸裂的干。就是你摸上去,觉得干净了,但头发还是软的,不会干得像草。”
你说它“修复”,可以写成:
“梳头发的时候,阻力感明显小了,以前打结打到想哭,现在能一梳到底。吹干后那种蓬松感,是头顶嘭起来的那种,显得脸都小了一圈。”
对吧?全是人话,全是场景。用户马上能联想到自己使用后的样子。
四、结构节奏:软文也不能“软”到底
虽然叫软文,但也不能通篇都在轻轻柔柔地讲故事。节奏感很重要。一段感性的故事,后面跟一段扎实的产品点说明,再跟一段用户评价或数据,这样读起来才不会乏味。
- 讲故事:拉近情感距离,建立信任。
- 讲产品:理性说明它为什么能解决问题。(比如:因为它用的是XXX成分,专门针对……不过话说回来,具体哪种成分起主导作用,这个还得看个人头皮状态。)
- 讲反馈:用别人的嘴夸自己。“好多用户都说……”、“复购率特别高……”(注意别太夸张)。
这样交叉着来,文章有起伏,读者看不腻。
五、最终目的:让她动起来!
软文的最后,不是简单写个“快来买!”就完了。得给她一个“无法拒绝”的行动理由。
- 限时优惠:“现在下单立减30,还赠旅行装,周末出游就能带!”
- 低尝试门槛:“一瓶奶茶钱就能给头发一次改变的机会,不满意还能退!”
- 紧迫感:“这个活动就到这个月底,库存也不多了……”
重点是降低她的决策成本,让她觉得“现在不下单就亏了”。
写洗发水软文,说白了,就是先当闺蜜,再当专家。先听她吐槽,跟她一起骂街,然后微微一笑:“哎,我最近发现个好东西,你可以试试……”
就这么简单。但也需要你真的懂产品,懂人心。
好了,方法都告诉你了。接下来,就看你怎么写出一篇让人忍不住“剁手”的洗发水软文了!
【文章结束】


共有 0 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