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软文营销策划的7个关键要点

企业软文营销策划的7个关键要点

【文章开始】

你是不是经常刷到那种“某某品牌又双叒叕获奖了”的文章?看着挺高大上,但总觉得哪里不对劲?没错,这就是典型的失败软文——把广告硬塞给读者,还指望人家买单。今天咱们就来聊聊,企业软文到底该怎么写才能让人愿意看,甚至主动转发


一、软文和硬广到底有什么区别?

先解决这个基础问题。硬广就像街头发传单的,直接喊“买我买我”;软文则是假装成朋友,先跟你聊人生理想,最后不经意间说“对了,我用这个产品感觉不错”。核心区别在于:硬广卖产品,软文卖信任

举个栗子:某空调品牌硬广会说“1晚仅需1度电”;而软文可能写《30年电工老师傅教你选空调》,最后轻描淡写提到这个品牌的技术原理。看出来了吧?后者更容易让人放下戒备。


二、为什么你的软文总被当成广告?

这个问题扎心了。多数企业翻车在三个地方:
1. 自嗨式吹捧:“全球领先”“颠覆行业”这种话,用户早免疫了
2. 强塞购买指令:文章没看完就弹出“立即咨询”弹窗
3. 脱离真实场景:把办公室白领写成天天喝红酒的贵族

解决方法很简单:把60%篇幅用在解决用户痛点上,40%才提产品。比如教宝妈选奶粉的文章,先讲透“如何判断奶粉是否适合宝宝”,最后再说“XX奶粉的检测报告怎么看”。


三、爆款软文的黄金结构长什么样?

别被那些“10万+”标题党骗了,真正能带货的结构是这样的:

  1. 反常识开头:“为什么90%的人刷牙方式都是错的?”
  2. 痛点放大:“牙龈出血不是上火,而是...”
  3. 解决方案:“牙医推荐的三步清洁法”
  4. 自然植入:“用电动牙刷时要注意(这时展示品牌)”
  5. 行动诱饵:“私信领取《口腔自检手册》”

注意!第4步植入要像综艺插广告那样自然,比如《向往的生活》里黄磊做饭,顺带说句“用XX酱油更鲜”。


四、怎么找到读者真正的痒点?

这里有个血泪教训:某健身器材商天天发“月瘦20斤”,结果咨询的都是想7天瘦10斤的——完全错位。后来他们改成《办公室5分钟拉伸指南》,反而卖出更多器械。

三个找痒点的土方法
- 扒客服记录:哪些问题被问得最多?
- 看差评:竞争对手的产品被吐槽什么?
- 混社群:假装小白在群里提问

(不过话说回来,有些行业的真实需求确实很难挖,比如B端企业的采购决策流程...这个得另说)


五、数据不会骗人?这些指标要盯死

别光看阅读量!某篇10万+可能带来0成交,而500阅读的却能转化20单。重点监测这些
- 读完率(划到文末的比例)
- 互动系数(留言/收藏/分享)
- 线索成本(每个留电话用户的花费)

有个反常识的数据:带二维码的图片点击率比文字链接高3倍,但具体原因...可能和手机阅读习惯有关?


六、不同平台玩法完全不一样

把公众号文章直接搬抖音?等着扑街吧!各平台的潜规则:
- 公众号:深度长文+服务号模板消息
- 小红书:before/after对比图+真人出镜
- 知乎:文献引用+反对某高赞回答
- 头条号:热点关键词+争议性结论

重点来了:抖音现在也能做软文!用文字轮播形式讲“行业内幕”,最后挂组件。某护肤品账号靠这招单条带货80万。


七、最容易被忽略的杀手锏——人格化

想想你为什么爱看李佳琦直播?因为感觉是“人在说话”。企业软文要学这几点:
1. 用口语:把“助力数字化转型”改成“帮你多赚20万”
2. 露短板:偶尔自嘲“上次我们也踩过这个坑”
3. 固定人设:可以是“毒舌产品经理”或“较真质检员”

某母婴品牌小编天天以“暴躁宝妈”人设怼用户:“别问我哪个奶粉最好!先说你娃便秘吗?”结果粉丝黏度翻倍。


最后说个真相

你可能发现了吧?好的软文看起来根本不像软文。它要么像朋友推荐,要么像行业揭秘,甚至像吐槽大会——就是不像销售话术。下次写之前先问自己:如果删掉品牌名,这文章还对读者有用吗?

【文章结束】
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THE END
分享
二维码
< <上一篇
下一篇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