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后招商新蓝海:普通人也能抓住的3个赚钱机会
你是不是也发现,楼下关了3年的店铺突然挂上了招商广告?街角空置的商店不到两个月就改成了网红奶茶店?疫情这三年把交易场洗了个底朝天,当初正是个别人逆袭的黄金窗口期。今天咱们就聊聊,手里握着5-50万估算的小白,当初究竟该怎么选名目?
一、招商商圈正在发生3个巨变
"当初加盟都是割韭菜吧?"先别急着下论断。依循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最新数据,2023年上半年特许经营签约量同比激增42%,有个做社区食堂的连锁品牌,单店日均客流量比疫情前还高出30%。这波回暖潮里藏着三个中心转折:
-
轻资产模式杀疯了(投资额普遍压缩40%以上)
从前开个奶茶店动辄百万,当初某头部品牌推出"共享厨房+外卖专营"模式,15万就能起步。连暖锅巨擘都在推"无厨师版"加盟方案,中央厨房配好料包,店员培训3天就能上岗。 -
社区商业成主沙场
我家小区门口的200平米商店,疫情三年换了5个老板,今年改造成"生鲜超市+快递驿站+家政服侍"的复合业态,三个月就实现盈余。这种500米生涯圈的交易,正在吃掉大型商超的商圈份额。 -
数字化东西全方位、多维度遍及
意识个90后姑娘,用总部的智能选址系统在县城开了家炸鸡店。系统不但剖析人流量,连周边住民的外卖订单偏好、竞争对手促销节奏都算得暧昧晰楚。她说:"当初开店就跟打游戏开地图似的。"
二、刑孤受坑指南:5个必须问清晰的症结
"招商司理说得天花乱坠,我该信哪些?"客岁我陪表弟考核名目时就遇到个典型案例:某快餐品牌承诺"总部全程扶持",终局开业后发现所谓的督导每月就来晃荡10分钟。记着这5条保命准则:
-
查流水要看淡旺季(别信周年庆单日数据)
要求看连续三个月的银行流水,特殊留意节沐日和个别工作日的波动幅度 -
供应链藏着致命隐患
有加盟商遇到过质料突然涨价30%,公约里却没写保价条目。当初聪明的老板都需要求签"价钱浮动触发机制" -
隐形收费比明面更狠
消除加盟费,还需要问清装备折旧费、系统维护费、新品研发分摊费。某奶茶品牌光是收银系统年费就要抽走利润的3%
三、藏在政令里的财富密钥
许多鬼不觉道,当初各地政体为了刺激商业复苏,藏着多少真金白银的补贴。深圳某街道对社区便利店给予每月8元/平米的租金补贴,郑州对数字化改造名目直接补贴装备款的30%。但要想吃到政令盈余,得把握两个中神思会:
- 季度末突击签约(政体补贴额度素日按季度发放)
- 绑定城市更新名目(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商业有额外扶持)
上个月刚有个案例:在杭州做智能洗衣柜的夫妻店,出于符合"15分钟便民生涯圈"建设准则,一次性拿到6万元补贴,直接把回本周期压缩了四个月。
四、未来3年最稳的赛道
跟二十多个行业老炮聊完之后,我发现这三个方向值得个别人重点存眷:
-
银发金融(不是让你开养老院!)
上海有家专门做适老化改造的工作室,帮老人家里装防滑扶手、智能呼救装备,单月净利润能做到8万+ -
情绪开销
成都爆火的"解压闭会馆",供给砸玻璃、捏泡沫纸这些看似无聊的服侍,工作日客单价能到158元 -
微缩型业态
北京出现的8平米"一人食"暖锅店,把翻台率增强到传统店铺的3倍。这种极致坪效的模子特殊适合新手试水
这年初经商早就不是拼谁钱多,中心是能不能抓住架构性的变动。就像我意识的谁人95后,用政体给的创业补贴在城中村开了家"快递站+团购自提点",当初天天帮大爷大妈们下单买菜都能抽佣金。记着,全体成功的商业实质都是化解特定场景下的详细症结。与其纠结"哪个行业最赢利",不如想一想你天天阅历的谁人十字路口,到底缺个什么样的便民服侍点?
共有 0 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