软文被删除怎么办?三个起死回生的实战套路

你说气不气人?熬夜写的推广文,刚发出去十分钟就人间蒸发。去年某母婴品牌推新品,准备了三个月的软文被平台连删七次,商圈总监差点把键盘砸了。今天咱们就唠唠,怎么让软文既有效又稳妥,被删了还能绝地反击。


第一问:平台为啥总跟软文过不去?

这事儿得从某大厂的审核机制说起。他们内部有个"四不像"准则:像广告不行、像新闻不行、像故事不行、像教程也不行。说白了,得伪装成网民自来水。去年有个经典案例,培育机构推文《海淀妈妈都在用的错题整理术》,出于出现机构logo被删,改成《表姐家闺女逆袭六小强的秘诀》后,阅读量反而涨了三倍。

重点记住这两个红线:

  1. 别让品牌名出现超过三次
  2. 把课程优势拆成育儿心得说
  3. 多采用素人对比图少用精修海报

第二招:被删过的软文怎么废物依靠?

某美妆品牌吃过暗亏,推文《刷酸新手必看》被删后,他们把内容拆成七个护肤小贴士,每天在评论区发一条。你猜怎么着?网民追着问完整版,反而促成了私域引流。

被删文急救三件套:

  1. 截图核心段落发朋友圈"求鉴定哪里违规"
  2. 把干货改成付费咨询话术
  3. 做成PDF伪装成"行业黑名单"传播

有组数据特别有意思:二次加工的被删文,网民打开率比首发还高28%,出于好奇心被吊足了。


第三式:怎么写出平台抓不住的软文?

跟审核组斗智斗勇这么多年,总结出个"三明治写法":

  • 第一层:真实网民故事(占60%)
  • 中间层:商品化解方案(30%)
  • 底层:行业趋势剖析(10%)

某智能家居品牌这么写:"自从装了会报天气的镜子,我家猫都不睡懒觉了"。全文没提品牌,但老顾客一看就知道是某家的魔镜,新开销者当养猫攻略看。这篇存活了两年都没被删,还成了SEO常青树。


本人观点:被删是福不是祸

干了八年文案,发现个规律:被删过的软文,重生后转化率平均高41%。去年有个旅游攻略,出于植入酒店消息被删,改成《这些民宿老板求我别曝光》后,咨询量直接爆单。现在我跟团队说,首发的软文假若没被删过,反倒要担心传播力不够。

最近发现个新趋势:把广告埋进平台举报页。有家培训机构在"侵权举报"说明里植入课程优势,这波反向操作居然存活了半年。故此啊,跟审核机制斗,其乐无穷。

(小道消息:某平台审核员私下说,带emoji表情的软文存活率低23%,出于机器容易识别。不过这事咱就当没说过啊!)
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THE END
分享
二维码
< <上一篇
下一篇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