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些产品靠软文卖疯了?揭秘八大品类套路

你刷短视频时有没有碰到过这种情况?看着看着生活小妙招,突然开始推荐神奇抹布;看着宠物搞笑视频,结尾跳出猫粮购物链接。更绝的是,上周我居然在育儿文章里种草了颈椎按摩仪——这就是新闻营销的魔力。去年有个卖洗衣凝珠的厂家,靠三篇软文把库存清了,还倒欠经销商两万盒。

家居清洁类:把痛点写成段子

最近发现个怪现象,抖音上擦玻璃教程都开始带货了。某品牌玻璃水靠这一个套路月销10万+:

  1. 开头拍擦玻璃水痕苦恼
  2. 中间插入"闺蜜推荐的神器"
  3. 结尾用咖啡渍做对比测验

但真能打的还得看数据:带场景痛点的软文转化率比直接介绍商品高3倍。有个卖马桶清洁剂的更绝,写了个《房东验房时闻了马桶当场降租金》的故事,评论区全是"求链接"。

食品饮料类:让味觉可视化

去年元气丛林的爆火给行业上了堂课:用数据说话不如用气泡声讲故事。现在聪明的食品新闻标题都这么玩:

商品类型 新闻标题套路 经典案例
速食面 加班故事+音效 《凌晨三点办公室的吸溜声》
咖啡 职场焦虑+特写 《方案第8稿与第4杯美式》
零食 童年回忆+对比 《小学门口辣条进化史》

上周看见个卖粽子的,把屈原投江传说改写成《假使屈原收到真空包装》,阅读量破百万。不过要提醒新手,食品类软文编写技巧最怕虚假宣传,某品牌因"不含添加剂"被罚20万的案例还热乎着。

美妆护肤类:把成分表变剧本

认识个做投放的朋友透露,现在美妆类软文必须过两关:

  1. 把烟酰胺写成"黑色素快递拦截员"
  2. 把防腐剂说成"保鲜卫士"

某国货精华的爆款推文就是个模板:开头聊职场PUA,中间插入"脸色比PPT还黄"的梗,最后用商品特写收尾。数据显示,带职场/情感话题的美妆软文案例500字分享率高出普通款47%

数码家电类:让参数说人话

小米早年"跑分帝"的套路以过时,现在流行"家电拟人化"。比如说:

  • 扫地机器人:家里有矿的田螺姑娘
  • 空调:西伯利亚搬来的救兵
  • 电动牙刷:口腔里的打击乐队

最绝的是某投影仪品牌,写了个《把电影院保安骗来我家》的故事,把流明度参数藏在观影体验里。不过要当心,某品牌因把200流明吹成"堪比影院"被职业打假人盯上。

服饰饰品类:把买家秀变连续剧

有个做汉服的朋友教我个狠招:每周发三篇不一样场景的穿搭文:

周一:穿着去咖啡店被要链接
周三:穿去公园被大爷误认剧组
周五:穿去菜商圈被大妈砍价

这套组合拳下来,转化率比上架促销高两倍。现在更流行"一衣多穿"系列,某连衣裙靠7种穿法软文,三个月卖断码三次。

学识付费类:把焦虑换成阶梯

见过最牛的课程软文案例大全100架构长这样:

  1. 揭露行业黑幕(引发焦虑)
  2. 展示普通人逆袭案例(给希望)
  3. 拆分课程大纲像游戏关卡(降低门槛)

某Python训练营用《行政小妹三个月转行拿25k》的系列推文,转化率做到行业顶尖的8%。但最近风向变了,更加多使网民反感"速成"话术,现在流行"慢成长"概念。

宠物用品类:让毛孩当主播

宠物类软文的流量密钥就三点:

  1. 用爪爪按出购物键的特写
  2. 拆家前后对比图
  3. 拟人化商品介绍(猫粮=主子御膳)

某智能猫砂盆的推文绝了,用猫咪第一视角写《我的全自动马桶升级记》,评论区都在问"主子还缺铲屎官吗"。不过要小心,某品牌因让狗狗"试吃"驱虫药被生物保护组织冲了。

大健康类:把仿单变故事会

药店老板都知道的秘密:讲100遍成分不如讲1个失眠故事。某褪黑素品牌靠这些套路杀出重围:

  • 把药效时长写成"够睡三集《甄嬛传》"
  • 把副作用提示改成"第二天闹钟响前自然醒"
  • 把网民评价整理成《当代人睡眠图鉴》

不过这一个领域雷区最多,上个月还有品牌因暗示治疗功效被下架。现在聪明人都在软文结尾加句"本品不可代替药品"保命。

去年帮某筋膜枪品牌做商圈调研时发现,带办公室场景的软文复购率比健身场景高60%。现在你明白为什么满屏都是《打工人的续命神器》了吧?记住,软文卖货的实质不是推销商品,是帮顾客写好了发朋友圈的文案。毕竟这届年轻人,可以不吃早饭,但不能不发值得点赞的动态。
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THE END
分享
二维码
< <上一篇
下一篇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