菜摊老板不会写文案怎么办?

您是不是常常看见隔壁摊位的青菜总比您先卖完?明明都是同一批进的货,人家的价签上就多写了两行字,开销者就抢着买单。上周我去城南菜商圈,亲眼看见王大姐的菠菜摊立着块手写板:"凌晨三点沾露水割的,婆婆说比女婿还水灵",不到两小时就卖光了库存。


会说话的价签值千金

老张在朝阳商圈卖了八年菜,去年开始用"蔬菜简历"法。他的油麦菜牌子写着:"京郊大棚直供/每天只睡4小时的农大毕业生种/维生素C含量超普通品种27%"。结局批发价2元的菜能卖到5元,还上了本地美食公众号。

三招让文字变提价器:

  • 时间故事:采摘时间精确到小时
  • 人物背书:带种植者照片和简介
  • 数据对比:营养成分用百分比标注

上个月有个反例:李哥照抄网红文案写"来自北纬37°黄金种植带",结局开销者问他具体在哪个县都答不上,反而丢了口碑。记住,真实细节才算是王道。


不一样客群要喂不一样菜谱

观察发现,早上七点来买菜的阿姨们最爱看养生搭配。我在刘婶摊位上见过这样的提示牌:"西蓝花+番茄=天然抗癌药/清炒时加勺豆浆更鲜嫩"。这一个月她的西蓝花销售额涨了四成。

对比下三种经典写法:

开销者类型 文案重点 转化增强案例
家室主妇 营养搭配+省时窍门 赵姐菜摊+38%
年轻上班族 快手菜教化+拍照指南 社区团购群+25单/天
餐饮店采购 保鲜技术+配送时效 火锅店长期合约

永辉超市的数据员跟我说,带具体菜谱的蔬菜区,客单价平均高出9.7元。比如说把茼蒿和麻酱凉拌法写在一起,销售额翻倍都不止。


让蔬菜自己讲故事

去年有个爆款案例:菜贩老周在每捆芹菜塞手写信,写他怎样为患病的女儿坚持种有机菜。结局不但当天卖空,还有人专程来送药方。这种感悟营销要留意尺度,千万别学某摊主编造家人患癌被揭穿,直接毁了生意。

现在聪明的摊主都开始做"成长日记"。比如说用手机拍蔬菜发芽过程,做成二维码贴在包装上。有数据显示,扫码观看率超过62%的摊位,复购率至少增强三成。


最近发现个新趋势:凌晨批菜时听见两个摊主吵架,一个说"要写得像电影台词",另外一个坚持"要像跟邻居唠嗑"。要我说,好的文案就该是刚出土的萝卜——带着泥巴味儿的水灵劲儿。就像昨天看见的黄瓜摊写着:"别看我长得歪,甜脆程度正正好",这可比"新鲜上市"实在多了。
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THE END
分享
二维码
< <上一篇
下一篇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