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新式广告软文到底是什么玩意儿?

【文章开始】

创新式广告软文到底是什么玩意儿?

你是不是也烦透了那些硬邦邦的广告?就是那种一上来就“全球领先”、“销量第一”,恨不得直接把产品塞你嘴里的感觉。反正我是直接划走,一秒都不想多看。但不知道你发现没有,现在有些内容,看着像一篇有趣的文章或一个感人的故事,但读着读着,哎,你居然不反感它最后提到的那个产品,甚至还有点好奇。

这,其实就是“创新式广告软文”在悄悄起作用。它不像传统广告那样大声吆喝,而是换了一种更聪明、更柔软的方式和你沟通。今天,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,这种看起来“不像广告的广告”,到底是怎么一回事。


一、我们先搞清楚:它和传统硬广有啥本质区别?

简单打个比方吧。传统硬广像个在热闹街口发传单的人,见人就塞,不停重复:“新品打折!快来买!”目的明确,但方式直接,容易让人产生抵触。

创新式广告软文,更像一个你信任的朋友,在咖啡厅跟你闲聊。他先跟你吐槽最近的烦恼,比如“哎呀,天天加班,睡眠质量好差”,然后自然地分享他自己的解决经历,最后才提到:“我最近试了个助眠APP,感觉还挺有用的。” 你看,广告信息是包裹在有价值或有趣的内容里的。

核心区别在这儿:
* 硬广是“打断你”: 在你追剧、刷视频时强行插入,核心是直接推销
* 软文是“融入你”: 先提供你能用上、或感兴趣的信息(比如知识、趣闻、情感共鸣),核心是价值先行,广告后置


二、那问题来了:为什么现在这种形式这么吃香?

这个问题问得好。我觉得,这主要是因为咱们用户“进化”了。被各种广告轰炸了这么多年,大家早就练就了一身“自动屏蔽”的本领。对那种王婆卖瓜式的宣传,本能地不信任。

而创新式软文,它不直接说产品多牛,它通过故事、场景、情感,让你自己“感受”到产品的必要性。这恰恰迎合了现代消费者追求真实、厌恶被忽悠的心理。

具体来说,它的优势爆棚:
* 信任度更高: 当你沉浸在内容里,对其中传递的观点产生认同时,对产品的戒心自然会降低。这比单纯喊口号有用多了。
* 传播性更强: 一篇教你如何提高效率的干货文章,比一个单纯的电纸书广告,更容易被收藏和分享,对吧?好的软文本身就有传播价值。
* 体验更柔和: 这是一种“润物细无声”的影响,用户在接受信息时没有被冒犯的感觉,品牌印象反而更深刻。

不过话说回来,这种形式对内容本身的质量要求极高,故事讲得生硬或者价值提供得不够,很容易就穿帮,效果可能还不如硬广呢。


三、关键部分:怎么写出一篇不像广告的广告软文?

这块可能是大家最关心的。我琢磨了一下,觉得可以分几步走,但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,具体效果可能因产品和人而异哈。

第一步:找到那个“钩子”,而不是产品亮点。
别一上来就想我的产品有ABCD四个功能。而是想,我的目标用户,他正在为什么事烦恼?他对什么话题感兴趣? 比如,卖一款降噪耳机,钩子不是“40dB深度降噪”,而是“在喧闹的都市,如何获得片刻的宁静?”或者“为什么精英人士都能专注?”。从用户的痛点或兴趣点切入。

第二步:提供真实的价值,把广告“藏”起来。
你的文章主体,必须是实打实的有用信息。如果是讲专注,就真诚分享几个提升专注力的方法;如果是讲睡眠,就科普睡眠周期的知识。让你的读者觉得“哇,涨知识了”。广告信息(你的产品)应该是作为这些价值的“终极解决方案”或“一个很好的例子”自然登场,而不是生硬地插进来。

第三步:讲故事,永远比讲参数动人。
人们可能记不住一堆技术参数,但能记住一个温暖或有趣的故事。多用“我”、“我的朋友”、“我的一个用户”这样的真实案例(或者听起来真实的案例)来带入,让产品在具体的生活场景里发挥作用。比如,“我有个程序员朋友,用了这个耳机后,在地铁上也能写代码了……”(当然,这只是一个例子,具体机制和效果可能因人而异)。

第四步:呼唤行动,但要温柔点。
结尾别用“立即抢购!”这种命令式口吻。可以换成“如果你也想试试这种宁静的感觉,这里是体验链接”或者“想知道更多关于高效睡眠的方法,可以关注我们的公众号”。这样显得更尊重用户。


四、来看个例子:它是怎么在不知不觉中打动你的

我记得之前看过一篇特别火的文章,标题大概是《在上海打拼的第7年,我终于把自己还给了自己》。光看标题,你完全想不到是广告,对吧?

文章用第一人称,讲了一个女生在上海拼搏的孤独、压力和成长,非常能引起沪漂一族的共鸣。中间提到了如何通过一些小确幸来治愈自己,比如周末做一顿精致的早餐、养一盆植物……直到最后,才提到她最近发现了一个很棒的家居品牌,它的产品(比如一个香薰机、一个漂亮的杯子)如何让她的独居生活变得更有质感。

通篇都在讲情绪和故事,但看完后,你会对这个能“提升生活幸福感”的品牌产生强烈的好感和好奇。这或许暗示,情感链接的建立,远比产品功能的罗列更重要。


五、一些需要警惕的“坑”

创新式软文虽好,但玩不好也容易翻车。

  • “挂羊头卖狗肉”: 标题和开头很吸引人,但内容空洞,转折生硬,读者会有上当受骗的感觉,反而更讨厌你的品牌。
  • 夸大其词: 虽然是软文,但也不能脱离产品实际去吹牛。一旦用户购买后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,口碑就彻底砸了。
  • 忘记目的: 光顾着把故事写精彩,却忘了最终是要为品牌服务的,导致读者看完了故事,却完全没记住是哪个产品。这就本末倒置了。

最后聊几句实在的

说到底,创新式广告软文的精髓,其实是一种思维转变:从“我想卖东西给你”,变成“我有什么能帮到你”。 当你真正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,去提供他们需要的内容时,商业上的回报反而会自然而然地到来。

当然,这东西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,不断地测试和优化才是关键。毕竟,打动人心这件事,本身就没有固定的公式,对吧?

【文章结束】
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THE END
分享
二维码
< <上一篇
下一篇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