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微信软文推广的目的,到底是为了啥?
【文章开始】
做微信软文推广的目的,到底是为了啥?
你每天刷朋友圈、看公众号,有没有那么一瞬间突然愣住,心里冒出一个问号:这些品牌啊、公司啊,花那么多钱、那么多精力,拼命写这些看起来像故事又像广告的“软文”,他们图个啥呢?直接卖货不行吗?搞个硬广砸钱不就完了?今天,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个事儿,把“做微信软文推广的目的”给聊透。
目的之一:不是强卖,而是“混个脸熟”
我们先来想一个最根本的问题:为什么不能直接吼着“快来买我的东西”?
你看啊,现在的用户多精啊。你一上来就推销,人家手指头一划,一秒都不用就刷过去了,甚至可能还会有点反感。这就好比你去参加一个聚会,一个陌生人直接冲过来跟你推销保险,你啥感觉?大概率是想躲开吧。
所以,软文的第一个,也是最核心的目的,就是改变这种“陌生人”的关系。它不急着让你掏钱,而是想方设法先让你认识它,记住它,甚至喜欢它。
- 它的做法是:讲一个有趣的故事,分享一点有用的知识,或者就只是逗你一乐。
- 它想要的效果是:让你觉得,“哎,这个号有点意思”,或者“这个东西/品牌好像还挺懂我的”。
这个过程,说白了就是建立品牌认知和好感度。就像交朋友,得先有共同语言,慢慢熟悉起来。虽然话说回来,最终目的肯定还是商业性的,但这个“慢热”的过程,恰恰是软文比硬广高明的地方。
目的之二:把流量变成“留量”
好,第二个问题来了:吸引来人看了之后呢?总不能看完就跑吧?
对,这就涉及到第二个关键目的:圈住用户,建立自己的“地盘”。微信软文通常发布在公众号上,一篇好的软文,能带来几个非常实在的好处:
- 引导关注:文章结尾来个“关注我们,获取更多干货”,顺理成章。
- 促进互动:设置个话题让用户留言评论,这黏性不就来了吗?
- 甚至引导加微信:把公域流量转化成私域流量,这个价值可就大了去了。
你想啊,用户今天看了你的文章,觉得好,关注了你。明天你发新的,他还能看到。这就等于你有了一个可以反复、免费触达他的渠道。这比每次都要花钱去打广告,成本是不是低多了?效果是不是也更持久?
所以,做微信软文推广,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把偶然看到的“过客”,变成能长期联系的“粉丝”。
目的之三:潜移默化中影响你的决定
嗯,用户已经认识你了,也留在你的公众号里了,然后呢?这时候,软文更深层的目的就显现出来了:影响用户的观念和决策。
这个问题有点微妙:怎么让人家想买的时候,第一个就想到你?
软文不做赤裸裸的推销,但它会通过内容,悄悄地给你“种草”。比如:
- 一个护肤品牌,不直接说自己的洗面奶多好,而是写了一篇《熬夜党如何拯救垮掉的脸?》,里面看似客观地提到了清洁的重要性,然后“不经意地”带出了自己的产品。
- 一个研学机构,不直接报价,而是分享了一个《孩子从不敢开口到主动交朋友,我只做了一件事》的故事,里面详细描述了活动过程带来的成长。
这种内容,它塑造的是一种需求,或者是一种解决方案的形象。它让你感觉不到被销售,但当你真的有相关需求时,脑子里冒出来的第一个选项,很可能就是之前“种下的草”。这种影响是深远的,它可能不会立刻带来成交,但却在用户心智中占据了关键位置。具体这种心智影响到底能持续多久,这个我说不太好,可能得看行业和内容质量。
目的之四:那些你看不见的“数据宝藏”
除了上面这些比较“虚”的目的,软文还有一个非常“实”的用处,可能很多普通用户意识不到。我们问一下:除了打广告,品牌方还能从软文里得到啥?
答案是:宝贵的用户数据和市场反馈。
一篇文章发出去,后台数据是会说话的:
- 阅读量/转发量:反映了内容的话题性和吸引力。
- 点赞和“在看”:反映了内容的认可度。
- 用户评论:这是最直接的反馈,能知道用户真实的想法和疑问。
这些数据汇总起来,就是一幅非常清晰的用户画像和市场晴雨表。品牌方可以通过分析这些数据,知道自己的用户喜欢什么、讨厌什么、关心什么,从而调整产品、优化服务、制定更精准的营销策略。
所以,发软文本身也是一次低成本的市场调研。这个目的,可能暗示了软文的价值比我们表面看到的要大得多。
目的之五:长远来看,是为了“省钱”
最后,我们得算一笔经济账。很多人觉得做内容又慢又费劲,不如砸钱投广告来得快。但如果我们把时间线拉长看,会发现:优质的微信软文推广,其实是一种更聪明、更划算的投资。
- 硬广:效果直接,但费用高,效果也随着广告下线而停止。是“一次性消费”。
- 软文:创作需要投入,但一篇优质的、能引起传播的软文,其带来的品牌曝光、粉丝积累、口碑效应是会持续发酵的。它呆在公众号里,可能一年后还能通过搜索带来新用户。这是一种“长尾效应”。
也就是说,前期辛苦一点,把内容做好,把粉丝基础打牢,后期维护和营销的成本会显著降低。这就像养孩子,小时候费心,长大了就省心了(当然,这只是个比喻,不一定完全准确哈)。
总结一下
聊了这么多,咱们再回头看看“做微信软文推广的目的”,是不是清晰了很多?它根本不是一个单一点的目标,而是一个组合拳,一个系统工程。
它的核心目的可以概括为:
- 短期看:混个脸熟,拉点新关注。
- 中期看:培养感情,悄悄种草。
- 长期看:树立权威,让用户习惯你、信任你,最终在需要时选择你。
所以,下次你再看到一篇优秀的微信软文,或许可以换个角度欣赏一下:它背后可是一整套精心设计的策略呢。当然啦,具体到不同行业、不同产品,侧重点肯定会有所不同,这个就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。
【文章结束】


共有 0 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