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推广的软文如何写:从入门到精通的全攻略
【文章开始】
产品推广的软文如何写:从入门到精通的全攻略
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况?刷着公众号或者朋友圈,看到一篇文章,开头还挺有意思,读着读着……哎,不对劲,怎么突然就开始夸某个产品了?感觉像是被“骗”进来了一样。对,你可能就是遇到软文了。但话说回来,虽然我们作为读者有时会反感,可当你自己需要为产品做推广时,是不是又觉得无从下手?别急,今天咱们就好好聊聊,产品推广的软文,到底该怎么写才能既有效又不让人讨厌。
软文到底是什么?它和硬广有啥区别?
咱们先得把基础概念搞清楚。很多人觉得,软文嘛,就是把广告写软一点。这个理解……对,但也不全对。
自问自答时间:软文的核心是什么?
答:我觉得啊,软文的核心不是“软”,而是“藏”。它得像一杯温水,你把产品这颗“糖”融化在里面,读者喝下去的时候,感觉是解渴的“水”,最后回味起来才有一丝“甜”。而硬广就是直接给你一颗糖,告诉你“吃我,甜!”。虽然目的都是让你尝到甜头,但方式完全不同。
所以,一篇合格的软文,必须具备以下几点:
* 看起来像内容,而不是广告。 它得有信息量,要么是知识,要么是故事,要么是观点。
* 价值在先,推广在后。 你得先让读者有收获,他们才可能接受你的安利。
* 潜移默化,润物细无声。 生硬的植入会立刻让读者产生警惕,然后……就没有然后了。
动笔之前,先问自己三个要命的问题
我知道你急着想找模板、学技巧,但先别急。磨刀不误砍柴工,动手前不想清楚这三点,写出来的东西大概率会跑偏。
1. 我这篇文章是写给谁看的?
(也就是你的目标用户画像)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?是宝妈还是职场精英?他们关心什么?焦虑什么?比如你推广一款护颈枕,对长期加班的程序员说“提升睡眠质量”,可能不如说“拯救你那快断掉的脖子”来得直接。
2. 我想达到什么具体目的?
是希望他们直接点击购买?还是关注你的公众号?或者是仅仅留下一个“这个牌子好像不错”的印象?目的不同,文章的引导方式和结尾的“行动号召”会完全不一样。
3. 我的产品到底解决了什么“痛点”?
注意,是“痛点”,不是“优点”。用户不关心你的技术多牛,只关心你能帮他解决什么具体问题。比如,一个吸尘器“10万转高速马达”是优点,但“能一分钟吸干净孩子撒了一地的饼干渣”才是痛点。写作的关键,在于把产品优点转化为用户能感知到的实际利益。
软文的结构:一个万金油式的框架
虽然我不太喜欢说“模板”,但一个好的结构确实能让你不跑偏。这个框架你可以参考着用:
标题: 这是敲门砖,决定了80%的人会不会点进来。标题的秘诀在于制造“好奇心缺口”,让他觉得“不点开看看就亏了”。比如,“我用了三个月,终于找到了告别熬夜脸的秘密”,就比“XX品牌面霜评测”好得多。
开头(第一段): 黄金30秒!必须抓住眼球。可以用一个故事、一个扎心的提问、或者一个反常识的观点。比如,“你有没有算过,每天在找东西上花了多少时间?”(推广收纳用品)。
主体: 这里就是呈现价值的地方了。讲知识、说故事、摆案例……循序渐进地把读者的困惑和你的产品解决方案联系起来。切记,不要一上来就王婆卖瓜。
产品植入: 这是最考验功力的地方。当读者的情绪或需求被调动起来后,自然而然地引出产品,把它当作问题的“答案”或故事的“主角”。比如说了一通职场妈妈带娃的辛苦,然后说“直到我遇到了XX辅食机,才发现原来准备一顿营养餐可以这么快”。
结尾(行动号召): 给读者一个明确的指令。比如“点击下方链接,领取你的专属优惠券”或者“关注公众号,回复‘攻略’获取更多技巧”。别让读者看完不知道下一步该干嘛。
让软文“软”下去的核心技巧
好了,现在我们来点实在的,光有骨架不行,还得有血肉。
- 讲故事,永远比讲道理有用。 人类的大脑就是为故事而生的。用你自己的使用经历、客户的真实案例(当然要授权)来包装,可信度会高很多。
- 说人话,别说“官话”。 避免使用“卓越品质”、“精湛工艺”这种空洞的词。就用你平时跟朋友聊天的语气来写。“这个洗面奶洗完脸不紧绷”比“它采用了温和洁净配方”听起来真实一百倍。
- 多用数字和细节。 “销量很大”不如“上线一周卖出了10000瓶”;“清洁效果好”不如“连咖啡渍都能轻松擦掉”。
- 真诚是最大的必杀技。 可以适当暴露产品的“不完美”。比如,“它虽然去污能力很强,但如果是特别顽固的老垢,可能还是需要多浸泡一会儿。” 这种坦诚反而会增加信任感。主动暴露产品的局限性,有时能收获意想不到的信任效果。
不过话说回来,技巧归技巧,到底哪种故事最能打动人,这个可能还得看具体产品和受众,我也在不断试错中。
常见的坑,希望你一个都别踩
我见过太多失败的软文了,基本都是踩了这些雷区。
- 标题党: 标题和内容严重不符,读者会有上当的感觉,直接取关。
- 生硬植入: 故事和产品完全没关系,为了推广而推广,看得人脚趾抠地。
- 王婆卖瓜式吹嘘: 通篇“最好”、“第一”,容易引发反感。这或许暗示,过度承诺反而会损害品牌信誉。
- 没有价值,只有广告: 通篇都在说产品多好,读者凭什么花时间看你的广告?
- 太长不看: 在注意力稀缺的时代,篇幅过长等于直接劝退。控制在1500字以内是比较友好的。
最后,再啰嗦两句
写软文啊,它其实不是一个单纯的“写作”活,更是一个“用户心理把握”的活。你得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:我为什么要看这个?这对我有什么用?
多写、多改、多看看别人好的案例,慢慢就能找到感觉了。当然,我也不是啥大师,就是把自己摸索的一些经验分享出来,希望能给你一点启发。这东西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,有效果就是好文章。
【文章结束】


共有 0 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