鱼油到底是不是智商税?你需要知道的一切

【文章开始】

鱼油到底是不是智商税?你需要知道的一切

你有没有想过,每天吞下去的那颗鱼油胶囊,到底是真的有用,还是只是心理安慰?身边朋友都在吃,广告也吹得神乎其神……但它真的适合你吗?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,把鱼油这事儿聊透。


鱼油到底是什么东西?

简单来说,鱼油就是从深海鱼的脂肪里提取出来的油。你别一听“油”就害怕,这可不是你家炒菜那种油。它主要含两种特别好的成分:EPA和DHA。这俩名字你不用记,但要知道它们属于Omega-3脂肪酸,是人体自己没法合成、必须从外界补充的“好东西”。

那它到底有什么用?咱们自问自答一下:

问:鱼油最被吹捧的功能是什么?
答: 主要是保护心脑血管。这可不是乱说的,有不少研究支持。EPA和DHA能:
- 降低甘油三酯,这是血脂的一种;
- 减少血管里的炎症反应;
- 甚至对维持血压平稳也有点帮助。

不过话说回来,也不是每个人吃了都有奇效,这东西很看个人体质和饮食习惯。


哪些人特别需要考虑补充鱼油?

不是所有人都必须吃鱼油。如果你符合下面这些情况,那可能真的该考虑一下了:

  • 平时几乎不吃鱼的人,尤其是深海鱼,比如三文鱼、鳕鱼,一周吃不到两次的;
  • 血脂有点高,体检报告上甘油三酯那一项经常飘红的;
  • 用脑过度的上班族和学生党,DHA对大脑神经发育和功能维持有帮助;
  • 中老年人,关注心脑健康,想提前做些预防的。

但如果你是天天吃鱼、饮食非常均衡的人,那额外补鱼油的意义可能就不大了——当然这也看具体摄入量,但很多人其实吃得并不够。


选鱼油最容易踩的坑

市面上鱼油产品太多了,怎么选才不会交智商税?你得看准这几个点:

第一,看浓度!看浓度!看浓度!
重要的事情说三遍。很多便宜鱼油的EPA+DHA浓度只有30%左右,剩下70%都是没什么用的杂油。高浓度鱼油一般要求Omega-3含量超过85%,吸收效率更高,效果也更好。

第二,看形态
鱼油主要有两种形态:EE型(乙酯型)和TG型(甘油三酯型)。TG型人体吸收起来更自然,但EE型往往浓度能做更高……具体哪种更好?学术界还有点争论,但普通人选高浓度的、纯度有保证的,一般错不了。

第三,看来源和新鲜度
鱼油是从鱼来的,所以原料干不干净、新不新鲜超级重要。选择那些有IFOS五星认证(一个国际独立检测认证)的产品,基本上纯度、新鲜度、重金属控制都比较有保障。

对了,还要提醒一点:鱼油不是鱼肝油!鱼肝油主要补的是维生素A和D,吃多了容易中毒,可千万别搞混了。


吃鱼油有没有什么副作用?

一般来说,按推荐量吃是安全的。但有些人可能会:

  • 感觉有点反胃或打鱼腥味的嗝;
  • 偶尔有轻微腹泻
  • 因为鱼油有轻微“活血”的作用,所以正在服用抗凝血药物的人最好先问问医生。

建议从小剂量开始吃,让身体适应一下,随餐或餐后吃也能减轻肠胃不适。


吃多久才能看到效果?

这可能是很多人最关心的问题了。

鱼油不是退烧药,吃下去不会立马见效。它是一个长期调理的过程。一般来说,连续服用至少2-3个月,再去查血脂,可能会看到比较明显的变化。对于大脑、眼睛这些地方的养护,那时间可能需要更久,效果也更难直观感觉到——更多是一种长期健康投资。

所以啊,坚持很重要,别吃两天没感觉就放弃了。


最后说几句大实话

鱼油这东西,你说它完全没用?那肯定不是,科学证据摆在那儿。但你说它是神药?那也绝对过头了。

它就是一个科学的膳食补充剂,前提是你得选对、吃对、坚持对。它不能替代健康饮食,也不能替代规律运动和定期体检。如果你的生活方式一塌糊涂,指望靠每天一颗鱼油逆天改命,那真的想多了。

所以,回到最开始的问题:鱼油是智商税吗?
——对需要的人来说,它是性价比很高的健康投资;对不需要的人来说,它可能就真是了。

你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,聪明地做选择。

【文章结束】
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THE END
分享
二维码
< <上一篇
下一篇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