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市广告软文营销,你真的搞懂了吗?

【文章开始】

超市广告软文营销,你真的搞懂了吗?

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?明明只是想去楼下超市买瓶酱油,结果出来的时候拎着两大袋东西,里面还有一盒正在打折的牛排和一包根本没在购物清单上的零食。然后你一边走一边琢磨:我这是中了什么邪?

其实吧,你没中邪,你只是……大概率被超市的广告软文给“套路”了。对,就是那些看起来人畜无害,给你讲个暖心小故事或者分享个生活小技巧,最后不经意间推荐了你手上这包零食的文章。


一、软文不就是打广告?它到底硬在哪?

很多人一听“软文”,心里就想:哦,不就是把广告写得更软一点、更不像广告一点嘛。这么说对,但也不全对。它的核心“硬”在于一种“信任转移”

  • 硬广是:直接喊“我家牛奶好!快来买!”——目的明确,但大家天然抵触。
  • 软文是:给你讲一个“单亲妈妈如何用一杯睡前牛奶,守护孩子成长”的小故事,故事里有温暖有共鸣,最后才轻轻带出牛奶品牌。——你接受了故事,也就降低了对广告的防备。

所以,软文营销的本质,是“用内容建立信任,用信任带动消费”。 它不是强行推销,而是像朋友一样给你种草。你觉得是在看一个有用的资讯或一个有趣的故事,但你的购物欲望已经被悄悄点燃了。


二、超市做软文,图个啥?直接打折不行吗?

好问题!打折当然行,打折效果猛又快,但缺点是伤利润啊,而且消费者容易疲劳。你总不能天天打折吧?

而软文营销,图的是几个更长远的好处:
* 塑造品牌温度:让冷冰冰的超市变成一个“懂生活、会照顾人”的形象。比如,经常发一些“天冷了,煲这锅汤最暖胃”的食谱文章,里面用的食材自然都是你家超市能买到的。
* 精准推荐商品:能把那些利润高、新品或者滞销的商品,巧妙地推出去。比如一篇《办公室抽屉里必囤的10种健康零食》,里面塞几个超市主推的新品,效果比堆头陈列还好。
* 打造消费场景这是最关键的一环! 软文能帮你想象出“在什么情况下用这个产品”。你看到一篇《周末宅家DIY火锅攻略》,里面提到的肥牛、虾滑、特色锅底,你是不是就更有可能想去买来试试?它卖的不是商品,卖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解决方案。


三、一篇能让人掏钱的超市软文,到底该怎么写?

别把它想得太复杂,其实就几个要点,抓住了就成功一大半。

  1. 标题要抓人,但别做“标题党”:比如《自从学会这个保存方法,我家蔬菜再也不烂了》就比《超市蔬菜保鲜技巧》好一万倍。它承诺了一个具体的好处,让人想点进去看。
  2. 内容要有用or有共鸣:你得提供价值。要么是实打实的生活技巧、食谱教程、省钱攻略;要么是能戳中人情绪的故事,比如节日的氛围、妈妈的味道、朋友聚会的快乐等等。没有价值的内容,就是垃圾信息。
  3. 产品植入要“软”要自然:这是最考验功力的地方。你不能生硬地罗列商品,得把它编织到内容里。比如介绍食谱,自然就用到了超市卖的酱油和料酒;讲收纳技巧,用的收纳盒正好是超市的新品。让商品成为解决某个问题的“关键道具”。
  4. 引导行动要清晰:文章结尾得给人一个“下一步”指令,别让人看完就完了。比如“点击链接,获取完整购物清单”、“本周六日,XX食材在XX超市暖心特价”,或者简单放个商品二维码。得给人一个马上就能去买的理由。

不过话说回来,具体哪种情感共鸣最能打动咱这片的顾客,可能还得不断试错才行。


四、写在最后:真诚才是终极必杀技

说了这么多技巧和套路,最后还得回归到一个字:

消费者都不傻,你是不是真心想分享好东西,大家是能感觉出来的。如果你为了卖货,胡编乱造一些虚假的故事,或者推荐一些连你自己都不信的商品,那迟早会翻车。

最好的超市软文,是真正站在顾客的角度,去想他所想,急他所急,帮他解决问题,顺便推荐一下自家好货。 把这顺序搞对了,事儿就成了。

所以下次你再看到超市公众号推的那篇“深夜食堂”小故事,或者“冰箱整理术”时,可以会心一笑。然后……该买还是买吧,毕竟,它确实提供了点价值,对吧?

【文章结束】
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THE END
分享
二维码
< <上一篇
下一篇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