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白茶,为什么越陈越香?
【文章开始】
老白茶,为什么越陈越香?
你有没有从柜子角落翻出过一包被遗忘的茶叶?可能包装都旧了,但一打开,那股香气… 嗯,怎么说呢,非但不陈,反而更醇厚了。对,这很可能就是老白茶。很多人好奇,茶叶不都是新鲜的好吗?为啥这白茶偏偏反着来?今天咱就聊聊这个“可以喝的古董”。
老白茶到底是个啥?
首先,咱得搞清楚,啥才算老白茶?简单说,就是经过至少三年以上陈化的白茶。白茶本身是微发酵茶,工艺很朴素,主要是萎凋和干燥,最大程度保留了茶叶的本味。而老白茶呢,就是在岁月里,慢慢转化,内部物质发生奇妙变化,形成新风味。
自问自答:那所有白茶都能变成老白茶吗?
理论上是的,但底子得好。通常福鼎的白毫银针、白牡丹和寿眉是陈化的主力。尤其是寿眉,因为带梗,叶片粗老,反而给转化提供了更充足的空间,市面上很多老白茶也是以寿眉为原料。
老白茶的魅力,时间给的礼物
为啥大家追捧老白茶?最核心的一点:越陈越香,越陈越醇。 新白茶偏清新,有点青草香,甚至微微的凉性。但陈化之后,它的茶性会转向温和,口感更滑更厚。
它的亮点主要体现在:
* 香气蜕变: 从新茶的“毫香”、“青香”逐渐变成枣香、药香、陈香,甚至甜蜜的果香,层次感非常丰富。
* 口感升级: 茶汤会变得更顺滑、更醇和,几乎没苦涩感,喝下去喉咙很舒服,有回甘。
* 汤色变化: 你看新白茶汤色是杏黄明亮的,老白茶呢,会呈现出琥珀色、甚至红润的色泽,看起来就觉得很温暖。
不过话说回来,这种转化也不是绝对的。储存条件差,比如受了潮或串了味,那再好的底子也白搭。
老白茶是怎么“变老”的?
这就涉及到它内部物质的缓慢氧化了。虽然具体每一步怎么变的科学家还在研究,但大体知道是多酚类物质、氨基酸、糖类等在时间、温度、湿度、微生物(这个有点复杂,具体哪种菌在起作用还说不太好)的共同作用下,分解又组合。
这个过程中,一些刺激性强的成分减少了,而一些让茶汤更甜更醇的物质增加了——比如糖类。这或许暗示了为什么老白茶喝起来更甜。
存储可是个大关键!
* 一定要密封,不然吸了湿气和其他味道,茶就毁了。
* 避光、防潮、防异味,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。
* 离墙离地,最好用纸箱、紫砂罐或铝箔袋这类能“呼吸”又防护的容器。
水这么深,怎么挑到真的老白茶?
老白茶火,假货、做旧茶也就多了。有些不良商家通过渥堆、高温烘干等方式让新茶看起来像老的,这种茶喝了对身体没好处。
教你几招辨别真假:
* 看外观: 真正老白茶的茶叶颜色是自然的五彩斑斓,黑、褐、黄、白相间。做旧茶往往颜色死板,统一发黑。
* 闻干茶香: 干茶闻起来是舒适的陈香、药香,很干净。做旧茶可能有渥堆的酸味、霉味或焦火味。
* 品茶汤: 真老白茶的汤色清澈透亮,从第一泡到后面十几泡,颜色和滋味是稳定地释放。做旧茶往往第一泡颜色就特别深,但后面几泡就没味了,而且汤色可能浑浊。
* 捏叶底: 泡完后的叶底(茶叶渣)有弹性,捏起来感觉活性的。做旧的叶底往往发硬或烂糟糟的。
别一味追求年份,20年、30年的老茶存量极少,价格天文数字,普通人能遇到真品的概率… 你懂的。喝五到八年的,已经非常不错了。
老白茶,怎么泡才好喝?
泡法很灵活,看个人喜好。
* 盖碗泡: 适合品尝每一道的变化,投茶5克,沸水快出汤,能泡十几道。
* 壶煮着喝: 天冷时特别推荐!煮出来的茶汤更浓郁、更甜滑,枣香药香更明显。先泡几道再扔进壶里煮,物尽其用。
我个人最喜欢冬天围炉煮茶,满屋飘香,那种暖意是从里到外的。
结尾碎碎念
老白茶,喝的是一份时光的沉淀。它不急不躁,在安静里慢慢修炼自己,最后给你一杯温和又丰厚的茶汤。这种体验,本身就很治愈,对吧?没必要神话它,但确实,它是一款能陪你慢慢度日的好茶。找个下午,试试看?
【文章结束】


共有 0 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