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板的格局和思维,到底有多重要?
【文章开始】
老板的格局和思维,到底有多重要?
你有没有想过,为什么有些公司能一路做大,老板好像也没特别忙;而有些老板天天熬夜加班,公司却半死不活?其实啊,很多时候问题不出在“做事”上,而是出在“想事”上—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,老板的格局和思维。这东西听起来有点虚,但真的能决定一个企业能走多远。
什么是格局?它不只是“大气”那么简单
好,那我们先来拆解一下:到底啥是格局?
很多人觉得,格局就是大方、不斤斤计较。其实没那么简单。格局更像是一种“空间感”,是老板心里能装下多少事、多少人、多长的时间。比如说,只盯着下个月业绩的老板,和想着三年后行业变化的老板,格局明显不一样。
自问自答时间:那格局小的老板通常有啥表现?我来列几点你可能见过的:
- 只看短期利润,一有压力就砍成本、压薪资,团队越做越没劲;
- 事事亲力亲为,不敢放手,觉得别人都做不好,最后自己累死、员工闲死;
- 抱怨大环境不好,却从不思考自己该怎么调整适应。
而反过来,格局大的老板往往会:
- 把时间花在战略上,而不是每天审报销单;
- 愿意分名分利,不怕员工比自己强;
- 看重趋势和周期,不只是看眼前一亩三分地。
你看,差别就在这里。
思维模式:为什么有些老板总能“踩对点”?
说完格局,再来讲思维。
思维其实就是你怎么想问题、怎么作决定。有的老板很聪明、反应快,但容易东一榔头西一棒槌;而有些老板看起来慢吞吞的,却总能在关键节点上做对选择。
举个例子,我认识一位做电商的老板,2020年疫情很多人恐慌收缩,他却认为线上会爆发,果断扩团队、备库存。结果你也猜到了——那一年他的销售额翻了两倍多。这不是运气好,而是一种能看到拐点、敢逆向操作的思维模式。
那么,这种思维怎么来的?我觉得有几个特点:
- 不从众,甚至偶尔“反着想”;
- 把问题连起来看,比如把客服投诉变成产品改进的机会;
- 接受不确定性,不会非等“完美方案”才行动。
不过话说回来,这种能力也不是天生就有,很多是后天练出来的——比如经常做复盘、和不同行业的人交流、甚至看书思考。
小老板靠勤奋,大老板靠选择
你有没有发现,小老板往往特别勤奋,每天忙到深夜;而真正做大的老板,反而没那么“忙”?其实这不代表他们懒,而是他们清楚:选择比努力重要。
我这么说可能有点抽象,举个例子:
两个老板同样做餐饮,一个天天在研究怎么省成本、换菜单、搞促销;另一个却在思考:要不要做外卖线上化?要不要发展预制菜市场?要不要做成品牌连锁?
你看,前者也在努力,但后者是在做“选择”,而这种选择背后,就是格局和思维在支撑。
格局能练出来吗?还是天生就有?
这是一个好问题。
有人觉得老板格局是天生的,比如性格、家庭背景等等。但我觉得,后天的经历和反思可能更重要。比如:
- 经历过失败,才知道哪些坑不必踩;
- 接触过高手,才理解什么叫“眼光长远”;
- 甚至读历史、看传记,也能间接提升认知边界。
所以如果你现在觉得自己格局还不够,没关系,这玩意是可以刻意练习的——多走出去、多反思、多尝试站在更高维度想问题。
最后说几句大实话
写到这里,我想你大概能感受到:老板的格局和思维,真的不是一句空话。它直接影响一家公司的天花板。
但我也必须坦白说——这东西很难量化。你说它重要吧,确实;但你说它能不能保证成功?那也不一定。毕竟经营公司还有很多现实因素,比如资金、团队、运气等等。甚至有些格局大的老板反而因为太理想主义而失败……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。
所以咱们总结起来就是:
- 别只顾埋头干活,偶尔也要抬头看天;
- 学着用长期视角做短期决定;
- 如果自己是老板,试着逼自己“想大事”,如果跟老板做事,那就……尽量选择一个格局在线的吧。
好了,就聊到这。希望这篇内容对你有启发。
【文章结束】


共有 0 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