碑林区软文推广服务商如何帮你赚钱?
碑林区软文推广服务商如何帮你赚钱?
【文章开始】
你是不是经常刷到那种看着像新闻,实际上在推销产品的文章?对,就是软文!在碑林区做生意的人,十个有九个都问过:这玩意儿真能带来客户吗?今天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说说,碑林区那些软文推广服务商到底靠不靠谱。
软文推广到底是个啥?
先解决最基本的问题——软文推广不是硬广告。它不像街边发传单那样直接喊"买我的!",而是把广告藏进故事、攻略甚至吐槽里。比如:
- 写篇《碑林区打工人午餐指南》,最后"不小心"提到某家新开的轻食店
- 搞个《老西安人才懂的5个冷知识》,中间穿插某特产店的百年历史
- 发个《创业血泪史》情感文,结尾发现主角开的店就在碑林区万达
重点来了:好的软文要让读者看完才反应过来"哦这是广告",而不是一看开头就划走。
为啥碑林区特别需要这个?
(这里突然想到个事)去年碰到个开泡馍店的老哥,他说在钟楼发500张传单,来的人不到10个。但后来找了家本地推广公司写了篇《西安泡馍门派之争》,直接让他家排队排到马路牙子上...
具体到碑林区,三个致命痛点:
- 游客多但留不住客:看完碑林博物馆就走了,咋让人知道你店铺?
- 老店竞争太激烈:同条街上三家肉夹馍,凭啥选你?
- 年轻人不认老招牌:爷爷那辈传下来的店,90后根本不知道
这时候软文就能玩出花:
- 给汉服体验馆写《在碑林当一天唐朝人》
- 给文创店搞《碑林石碑的周边居然这么萌》
- 甚至给律师事务所都能整《从古代碑文看现代合同法》
怎么选对服务商?
(突然意识到前面说太嗨了)不过话说回来,碑林区号称能做推广的至少有二三十家,踩坑的也不少。上周还有个老板吐槽,花8000块买的软文,阅读量还没他朋友圈高...
重点避雷指南:
?? 看案例别听吹牛:直接要他们做过的真实文章,最好是同行业的
?? 问清楚发布渠道:发在小破公众号和本地大V号效果差十倍
?? 拒绝模板化写作:那种《XX店开业大吉!》的可以直接pass了
有个野路子——先让他们免费试写一段,就像买水果先尝再买。虽然大部分商家不愿意,但真有两把刷子的反而敢接这活。
效果到底能有多猛?
(这里得说实话)没人能保证百分百爆火,但做得好的确实能四两拨千斤。举个真实数据:
某碑林区民宿去年冬天入住率不到30%,做了系列《在碑林院子听雪声》图文:
- 首篇阅读2.3万
- 转化咨询189个
- 当月周末全部订满
关键是要打组合拳:
1. 首篇引爆话题
2. 第二篇深度故事
3. 第三篇用户晒单
4. 持续用评论区互动
自己写还是找专业团队?
突然想到个问题:很多老板觉得"不就是写作文嘛我自己来"...
其实区别大了:
| 自己写 | 专业团队写 |
|-------|-----------|
| 容易写成硬广 | 会埋转化钩子 |
| 不懂平台规则 | 熟悉各渠道调性 |
| 发完就完事 | 会跟踪数据优化 |
有个做汉服租赁的妹子,自己公众号写了半年没起色。后来服务商把她"给游客编发髻"的过程拍成短视频,配上《这才是长安十二时辰的正确打开方式》,直接爆了50万播放。
2023年最新玩法
(必须得说这个)最近发现碑林区有些商家开始玩狠的——把软文变成线下体验!
比如:
1. 先发《碑林隐藏打卡点》攻略
2. 文末藏个"暗号"
3. 到店对暗号送小礼品
4. 引导顾客发小红书返现
这套组合拳下来,有个茶馆两个月新增客户60%都说是看文章来的。或许暗示线下线下的结合才是王道?不过具体怎么设计转化路径,这个还得看行业特性...
终极灵魂拷问:值不值?
最后说个大实话:不是所有店都适合。像那种卖矿泉水的小卖部,可能真不如直接降价来得快。
但如果你符合以下任意一条:
- 产品有故事可讲(比如非遗手艺)
- 客单价较高(比如定制旅游)
- 需要教育市场(比如新式陕菜)
- 区位优势明显(比如碑林景区门口)
那这笔钱很可能比你发传单、做展架更值。有个做拓片体验的老板算过账,软文带来的客户平均消费比walk-in客人高37%,因为他们是先被文化价值吸引来的。
【文章结束】


共有 0 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