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商推广不止软文:还有这些高效玩法
【文章开始】
电商推广不止软文:还有这些高效玩法
你是不是也觉得,现在电商除了天天写软文、发种草笔记,就没别的招了?说实话,我也曾经这么想。每次打开手机,到处都是“亲测好用”“回购十次”的推荐,看得人头皮发麻。但你说,商家们难道真的只会这一招吗?当然不是。今天咱们就聊聊,除了软文,电商还能玩出什么花样?
内容营销的另一种打开方式
先来自问自答一下:电商除了软文,内容上还能怎么做?
答案可能比你想象的更多。软文只是内容里的一小块,而且现在用户越来越精了,看到软文可能直接划走。所以,你得换路子。
比如:
- 找KOL和真实用户拍短视频:不光是那种摆拍啊,而是真实的使用场景。有个做小家电的朋友,去年找了十几个抖音家居博主,拍“每天用这破壁机能不能坚持30天”,结果销量翻了3倍。
- 直播带货:这个不用说,但直播不一定非要最低价,有的直播间靠专业知识也能火。比如卖珠宝的讲怎么辨认真假,卖护肤品的讲成分分析,用户愿意听,顺便下单。
- 做有用的内容:比如卖母婴产品的,做个“育儿避坑指南”系列视频;卖健身器材的,出跟练课程。用户觉得你有用,信任就来了,买单是顺便的事。
不过话说回来,内容这东西,有时候投入大,见效慢… 具体哪种内容形式最适合你的类目?可能还得一点点试。
技术流:用工具和数据偷偷赚钱
很多人以为电商就是个卖货的,其实背后技术狠活不少。比如个性化推荐,你肯定遇到过——刚聊完想买啥,APP就给你推了。这背后是数据和算法在干活。
举个例子:某平台通过用户行为数据,发现晚上10点后搜索“失眠”的人,更容易买助眠产品。于是他们调整了广告投放时间,ROI提高了20%。
不过具体怎么实现的… 咱也不是技术专家,只知道大概和用户行为分析有关。
技术玩法还包括:
- SEO优化:让用户搜关键词时第一个看到你;
- CRM系统:给老客推专属优惠,复购率蹭蹭涨;
- AR试穿/试用:比如家具放家里什么效果,口红上嘴啥颜色,减少退货率。
用户体验:让买家“爽”到不想走
电商本质是服务行业。用户买得爽,才会回来。体验优化这方面,很多商家忽略掉了。
比如:
- 售后响应速度:1分钟内回复客服消息,退货秒处理;
- 会员体系:不是单纯打折,而是给专属身份感。比如某美妆店,会员生日送定制礼盒,很多人晒图反而成了免费广告;
- 包装设计:拆箱也能有仪式感。有个卖香薰的商家,包装盒里藏了一句手写祝福,小红书上一堆人自发分享。
你看,这些细节看似没直接拉新,却默默提高了客单价和忠诚度。
合作与跨界:抱团取暖真不丢人
一个人搞流量难,一群人就好多了。跨界联名这几年特别火,比如奶茶联名化妆品,游戏联名服装,看似不搭界,却能互相导流。
案例:某国产运动牌和漫画IP出联名款,粉丝疯抢,销售额当天破千万。
或许暗示:用户买的不仅是产品,还有情感认同。
另外还有一种渠道合作:比如你的产品进线下咖啡馆、书店,摆个二维码,线下为线上导流——流量成本反而更低。
社会责任:现在年轻人就认这个
说实话,这点很多商家没意识到。比如**环保包装」、「公益捐赠」、「助农计划」——用户尤其是年轻群体,会因为认同你的价值观而买单。
有个卖咖啡的商家,每卖一包就捐1块钱给植树项目,页面直接挂捐赠证书。结果复购率比同行高15%。
虽然… 不一定所有类目都适合,但如果你能找准点和品牌调性匹配,口碑传播效果比软文还猛。
总结:组合拳才是王道
回到最开始的问题:电商除了软文还有什么?
答案太多了:内容多样化、技术工具、用户体验、跨界合作、社会责任… 而且真正有效的策略往往是混合使用,而不是单靠某一招。
当然啦,没有哪个方法能保证百分百成功,都得不断试错调整。重要的是别被困在“软文”思维里——用户要的是真实、有用、有温度的联系。
最后说句大实话:玩法再多,产品不行全都白搭。这点大家都懂吧?
【文章结束】


共有 0 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