喝咖啡要发什么软文?看完这篇就懂了
【文章开始】
喝咖啡要发什么软文?看完这篇就懂了
你有没有这种经历?——精心冲了杯手冲,拍了张特美的照片,打开朋友圈编辑框,手指头悬在半空,愣是不知道配啥文字。就写个“今日咖啡”?也太干巴了吧。发咖啡软文,到底发点啥才能不让人烦,甚至还想点个赞?
一、先搞明白:我们为啥要发咖啡“软文”?
别一听“软文”就觉得是打广告。其实说白了,就是有内容、有温度、不硬邦邦的分享。你发出去不是为了直接卖东西,而是想传递一种感觉,一种状态,或者单纯就是想嘚瑟一下你新到的豆子。
所以,核心问题不是“发什么”,而是“你想通过这杯咖啡,表达什么”?是忙碌生活里偷来的五分钟闲适?是尝到一款惊艳风味的惊喜?还是单纯觉得拉花没拉垮值得纪念?
搞懂了这个,文字自然就来了。
二、从哪找灵感?咖啡软文的四大切入点
卡壳的时候,就从下面这几个方向里挑一个,准有灵感。
-
讲你的体验和感受(最容易共情)
别只说“好喝”,那太抽象了。说说入口是酸是苦?有没有尝出什么特别的风味?比如“这杯埃塞豆子,一口下去居然是满满的草莓甜,绝了!”或者“周一靠这杯冰美式强行开机,苦得我脸都皱了,但有用!”把你的真实感受写出来,就是最好的文案。 -
晒你的设备和仪式感(凸显专业性/热爱)
新入手了磨豆机?终于用上了新壶?拉花技术突飞猛进?拍下来!配文可以分享你的心情:“吃土三个月换的磨豆机,这均匀度值了!”或者“苦练一周,这小心心终于能看了!求夸!”这种带着个人成就感的分享,特别容易引来同道中人的交流。 -
分享知识和冷知识(提供价值)
别人晒咖啡,你晒咖啡背后的故事。比如“才知道,云南的咖啡豆现在这么厉害了!”或者“手冲水温差5度,味道真的差好多…”。给别人一个给你点赞的理由——不只是好看,还能学到点东西。 -
绑定生活和场景(最有氛围感)
咖啡不只是咖啡,它是你生活的一个片段。比如“周末早晨,阳光和咖啡最配”、“深夜赶稿,续命神器已就位”。把咖啡融入你的生活场景里,它就成了一个故事的道具,更容易让人有代入感。
三、怎么写?记住这几个“别”!
知道写啥了,但怎么写才不像生硬的广告呢?啧,这个有点讲究。
- 别自卖自夸,要说人话:别写“精选百分百阿拉比卡豆,滴滴香浓意犹未尽”(这是产品说明书)。换成“朋友推荐的豆子,喝起来有坚果巧克力香,爱了爱了”。
- 别光晒图,要带情绪:一张美图配上“咖啡”俩字,点赞可能也不少,但加上“雨天窝在家,一杯热拿铁治愈一切”是不是感觉就来了?情绪是软文的灵魂。
- 别太专业,要接地气:不用动不动就“莓果调性”、“Body醇厚”。说“喝起来有点果酸味,很清爽”或者“口感挺厚的,像喝牛奶一样”,大家更能听懂。
- 别太长,节奏要快:没人想在看朋友圈的时候读论文!三五句话,点明重点,留下印象,就够了。
四、一些可以直接抄作业的案例
来点实在的,给你几个模板,照着套!
- 【晒新品】:“盲买的豆子居然没踩雷!冲的时候满屋果香,喝起来……(此处形容你的味道),值回票价![图片]”
- 【晒日常】:“周一Buff已加载完毕!?? 今天也是靠冰美式拯救的一天。[图片]”
- 【晒手艺】:“拉花翻车实录!本来想拉个天鹅,结果…成了只胖企鹅?算了,好喝就行![图片]”
- 【晒知识】:“刚知道,原来手冲时闷蒸鼓起来的‘汉堡包’,是咖啡豆新鲜的表现!又学到了![图片]”
五、最后,别忘了目的
发咖啡软文,终极目的不是炫耀,而是分享和连接。是告诉关注你的人:看,这是我的生活,有趣、有料、有温度。
所以,放轻松点,别把它当成一个任务。它就是喝咖啡时,自然而然想记录和分享的一个瞬间。真诚一点,反而更能打动人。
对了,咖啡因对身体的影响其实挺复杂的,有人说好有人说坏,具体还是得看个人体质吧,这个我也不是专家。不过话说回来,喝咖啡的乐趣,或许早就超过那点提神效果本身了,对吧?
【文章结束】
共有 0 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