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儿童牙齿防护,这几点你必须知道

【文章开始】

关于儿童牙齿防护,这几点你必须知道

你有没有想过,为什么现在好多小孩牙齿还没换完,就已经满口蛀牙了?我那天带我侄子去牙科,候诊室里一溜的小朋友,最小的才三岁,门牙就已经黑乎乎的了。说实话,真的挺触目惊心的。这让我不禁思考,我们这代父母,在孩子的牙齿健康问题上,是不是忽略了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?


一、乳牙反正要换,蛀了也不用管?这个观念太害人了!

这是我听过最多、也最危险的误区。好多家长都觉得:“哎呀,乳牙嘛,坏了就坏了,反正以后会换恒牙,没关系。”

但事实真的如此吗?完全不是!

乳牙的健康,直接关系到恒牙的发育和整个口腔环境的健康。 你可以把乳牙想象成是恒牙的“向导”,它为后续的恒牙占着位置,引导恒牙从正确的位置萌出。如果乳牙因为蛀牙严重而不得不提前拔掉,旁边的牙齿可能会挤占这个空位,导致后面的恒牙没地方长,只能歪着、斜着挤出来,这或许暗示了未来牙齿不齐、牙列拥挤的一大原因

所以,真的别再忽视乳牙问题了。保护好乳牙,就是在给孩子的恒牙和一口整齐的牙齿打下坚实基础。


二、孩子到底应该从几岁开始刷牙?

这个问题,答案可能比你想的要早得多。

  • 从第一颗牙萌出开始! 对,你没看错,不是从两三岁,而是从宝宝冒出第一颗小白牙开始,就要进行清洁了。初期可以用指套牙刷或者干净的纱布蘸水轻轻擦拭。
  • 牙膏怎么选? 另一个关键点是牙膏。一定要使用含氟牙膏! 氟化物是目前国际公认最有效、最经济的防蛀成分。但用量要严格控制:
    • 3岁以下:米粒大小
    • 3-6岁:豌豆大小
      这个用量即使被孩子不小心吞服,也是在安全范围内的,家长完全可以放心。

三、窝沟封闭,到底是什么神仙操作?

说到这个,我得提一下我侄子了。他去年做了窝沟封闭,今年检查牙齿时一颗蛀牙都没有,连医生都夸他牙齿保护得好。

窝沟封闭到底是什么呢?简单说,我们的大牙咬合面上有很多凹凸不平的裂缝和坑洼(这些就是“窝沟”),这里特别容易藏匿食物残渣和细菌,是刷牙的死角,蛀牙十有八九从这里开始。

而窝沟封闭,就是用一种安全的树脂材料,把这些坑坑洼洼给填平,形成一层保护膜,让食物残渣没法残留,细菌也没法作妖。这相当于给孩子的牙齿穿上一件“防弹衣”

  • 最佳时机是什么?
    • 3-4岁:乳磨牙完全萌出后
    • 6-7岁:第一恒磨牙(“六龄齿”,这颗牙萌出早、用处大、最容易蛀,一定要做!)
    • 11-13岁:第二恒磨牙萌出后

不过话说回来,虽然窝沟封闭好处多多,但它具体是如何牢牢粘在牙齿上并能坚持好几年的,其微观层面的粘合机制其实还挺复杂的,具体细节可能还得牙医专家才能说清。


四、吃了糖,立马刷牙就对了?

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。很多人觉得,吃完糖或甜食,马上刷牙把糖分刷掉不就没事了?

错!而且可能更伤牙!

因为糖分在口腔里会产生酸,立刻让我们的牙釉质表面变软。如果这个时候立刻刷牙,反而像是在刷一块变软的石头,可能是在加速磨损牙釉质

那正确的做法是啥?吃完甜食后,最好先漱口,等个半小时左右,让唾液有时间去中和一下酸性,让牙釉质再坚硬回来,然后再去刷牙。 这个小细节,很多大人都不知道呢。


五、定期看牙医,真的有必要吗?

绝对有必要!而且非常重要。

我们不能等到孩子喊牙疼了才去看牙医,那时候往往问题已经比较严重了。定期检查,比如每半年到一年一次,可以让牙医:
* 做专业的清洁,彻底清除牙垢。
* 检查是否有早期的蛀牙迹象,及早处理。
* 提供专业的涂氟服务,强化牙齿。
* 评估牙齿的发育情况,给出后续护理建议。

把这笔钱花在定期的检查和预防上,远比花在后续痛苦的补牙、根管治疗上要划算得多,孩子也少受罪。


孩子的笑容是最珍贵的,而一口健康洁白的牙齿无疑是这笑容最美的点缀。牙齿防护这事儿,真没太多高深的学问,核心就是“重视起来”+“用对方法”+“坚持到底”。咱们做家长的,多了解一点,多用心一点,就能帮孩子绕开很多坑,让他们自信地笑对人生。

【文章结束】
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THE END
分享
二维码
< <上一篇
下一篇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