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子读书会:你和孩子真的会“一起读书”吗?

【文章开始】

亲子读书会:你和孩子真的会“一起读书”吗?

你有没有这种经历?买了一堆绘本,信心满满打算和孩子来个亲子阅读,结果孩子三分钟就跑掉了。或者你念你的,他玩他的,完全不在一个频道。再或者…你心里嘀咕:“这读书会,到底有啥用?不就是一起看书吗?”

哎,这问题我也想过。其实吧,亲子共读没那么简单,但说难也不难,关键得用对方法。


一、亲子读书会,到底是个啥?

我们先来拆解一下这个名字哈。“亲子”好理解,就是家长和孩子。“读书”就是看书呗。但“会”这个字很有意思——它不是一个任务,而是一场相聚、交流、分享的场合

所以,亲子读书会绝对不是“你读我听”的单向灌输。它更像是一个以书为媒介的亲子聊天局。书是引子,真正重要的是你们之间的对话、情感流动和共同探索的那个过程。

你可能会问:“那跟自己在家读有啥区别?”
区别大了!自己读容易随便、散漫、没计划。而读书会,哪怕只有你们两个人,也有一种仪式感和共同目标感。它会提醒你们:嘿,现在是特殊时光,咱们专心享受彼此陪伴哦。


二、为啥要折腾这个?好处比你想象的多

好处太多了,我挑几个最实在的说:

? 【重点】语言能力爆棚: 孩子听得多、看得多,词汇量自然蹭蹭涨。尤其是那些书面语,平时聊天很少用,但书里全是宝藏。

? 【亮点】专注力UP!UP!: 每天固定时间共读,能有效拉长孩子专注的时间。这可是对付“坐不住”的神器。

? 【重点】情感联结加倍: 你和他靠在一起,读同一个故事,为同一个情节笑或紧张。这种共享的情绪体验,特别能增进亲密感。

? 学会思考而不是听话: 通过提问和讨论,孩子会慢慢知道,事情不止一个角度。这或许暗示,批判性思维就是从这儿悄悄开始的

不过话说回来,具体每次读多久效果最好?这个我说不准,可能得看孩子年龄和状态,具体时长效果还得大家自己摸索


三、具体怎么操作?手把手教你入门

别想得太复杂!从最简单的开始。

第一步:选书
别一上来就四大名著!挑孩子感兴趣的,图画多的,故事有趣的。甚至他喜欢的动画片配套绘本也行。兴趣才是最好的敲门砖

第二步:固定时间
睡前10分钟挺好,孩子安静下来了,容易进入状态。形成习惯后,到点他就会提醒你:“妈妈,该读书啦!”

第三步:怎么读?
? 【亮点】声情并茂: 别平平地念!用奇怪的声音读怪兽的话,用细细的声音读小公主,孩子立马被吸引。
? 指图提问: “你看,小兔子为什么躲树后面呀?” 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?” 让他猜,让他参与。
? 联系实际: “你看佩奇和乔治分享玩具了,你昨天和小明是不是也分享啦?” 把书和生活连起来,孩子理解更深。


四、可能会遇到哪些坑?

理想很丰满,现实…偶尔会骨感。常见几个问题:

? 孩子坐不住,老打断?
——太正常了!他可能突然想到个事非要告诉你。耐心听他说完,再轻轻拉回故事:“哦原来这样!那我们看看小火车接下来怎么办?”

? 总要求读同一本书?
——读到你想吐了是吧?但重复是孩子学习的方式。他能在重复中获得安全感和新知。忍一忍…就当是修炼。

? 家长没时间?
——谁说一次非得半小时?5分钟、10分钟都好过不读。质量比时长更重要


五、一个真实的小故事

我朋友和她女儿,之前晚上各玩各的iPad。后来她发起“睡前10分钟读书”,就坚持了两周。
有一天读一本关于友谊的书,女儿突然说:“妈妈,我和艾米(她好朋友)昨天吵架了,但明天我想去和她和好,就像书里的小熊一样。”
我朋友当时就惊了!你看,书里的道理,她真的听进去了,还用上了。

所以你看,亲子读书会的效果,有时候真的超乎你想象。


写在最后

其实吧,亲子读书会最大的秘诀,不是“读”,而是“会”。
是你们共同拥有的那一段时光,是笑声和讨论声,是日后回忆起来的那份温暖。
所以,别犹豫了。今晚就挑一本孩子喜欢的书,坐下来,一起读读看吧。
最好的教育,藏在最温暖的陪伴里。

【文章结束】
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THE END
分享
二维码
< <上一篇
下一篇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