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后修复走单:宝妈必看的避坑指南

【文章开始】

产后修复走单:宝妈必看的避坑指南

生完孩子后,你的身体真的恢复了吗?还是说…你花了一大笔钱,买了所谓的“高端套餐”,结果做完两次之后,那个顾问就再也联系不上了?哎,说到这个我就来气。我闺蜜去年就遇到了这种事,钱交了,项目没做几次,人跑了。这叫啥?这就是典型的“产后修复走单”。


什么是“走单”?它到底有多普遍?

你可能第一次听说这个词。“走单”,说白了,就是你付了钱,但服务没提供完,机构或者给你服务的人就消失了。这情况在产后修复行业里,真的,太常见了。

为什么?因为宝妈们这个时候最焦虑啊。身材走样,盆底肌松弛,肚子上一堆赘肉…心里急得不行。这时候有人跟你说“一个月帮你重回少女身材”,你心动不心动?一冲动,就买了很贵的套餐。

但问题就在于,产后修复不是一个速效工程。它需要时间,需要按疗程来。这就给了一些不正规的机构可乘之机。他们用低价或者夸张的承诺吸引你一次性付全款,然后…嗯,你可能也猜到了,做着做着人就没了。


为什么会出现“走单”这种情况?

这事吧,细想一下,背后原因还挺复杂的。

  • 首先,这个行业门槛相对低。 很多人觉得这是暴利行业,租个门面买点仪器就开业了,本身可能就没打算长期做。捞一波快钱就走,是他们的常规操作。
  • 其次,宝妈的心理容易被利用。 刚生完孩子的妈妈,所有注意力都在宝宝和自己的身体恢复上,那种迫切的心情,很容易被销售的话术击中,从而忽略了对机构资质、口碑的冷静考察。
  • 最后,预付费模式本身就有风险。 你一次性把钱都交了,后续的主动权就不完全在你手里了。虽然说是签了合同,但真要维权,时间成本、精力成本对宝妈来说都太高了。

所以,这或许暗示了一个问题:选择产后修复,选对机构和人,比选什么项目更重要


怎么才能避免被“走单”?记住这几点!

那咱们不能因噎废食啊,该做的修复还是得做。关键是怎么聪明地避开这些坑。我总结了几点,你一定要看:

  1. 不要一次性付清全款! 这是最最最重要的一条。尽量选择按次付费,或者先付一小部分定金,做完一次再付下一次的钱。就算折扣诱惑再大,也要守住这条底线。钱在你手里,你才是上帝

  2. 实地考察,多看多问。 别光听网上的宣传或者销售吹牛。亲自去店里看看环境怎么样、仪器是不是正规、有没有营业执照。最好能和正在做修复的其他妈妈聊一聊,她们的反馈最真实。

  3. 查资质,看口碑。 给你做修复的老师有没有相关的资格证?大众点评、小红书上的评价怎么样?(虽然评价也能刷,但差评通常很真实)多翻几页,看看有没有人提到“联系不上”、“卷款跑路”这类关键词。

  4. 合同!合同!合同!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。任何口头承诺都是假的,必须白纸黑字写在合同上。包括项目内容、次数、单价、总价、违约责任等等。交钱之前,把合同仔细看三遍!


如果不幸遇到了,该怎么办?

哎,万一,我是说万一,你真的遇到了这种倒霉事,先别慌,也别自认倒霉。可以试试这么做:

  • 第一步: 收集所有证据。合同、付款凭证(发票或转账记录)、聊天记录、宣传单页,一切能证明你在这消费了的东西。
  • 第二步: 尝试联系店家负责人。虽然很多时候联系不上,但这一步必须做。
  • 第三步: 直接向市场监督管理局(拨打12315)或消费者协会投诉。把这些证据提交上去。
  • 第四步: 如果涉及金额巨大,可以考虑法律途径。不过话说回来,这个过程会很耗时耗力,所以…预防永远是第一位的。

我认识一位李姐,她之前就在一个工作室买了盆骨修复套餐,花了小两万。做了才3次,那个工作室就连夜搬空了,电话成了空号。她后悔得不行,说当时就是被“限时优惠”冲昏了头,现在只能吃一堑长一智。

所以啊,妈妈们,爱自己没错,做产后修复更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。但咱们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,一定要擦亮眼睛,保持冷静。修复身体是细水长流的事,找一家靠谱的、能长久陪伴你的机构,比啥都强。

希望每一个妈妈都能得到温柔又靠谱的对待!

【文章结束】
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THE END
分享
二维码
< <上一篇
下一篇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