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信类软文:为何它仍是营销利器?
书信类软文:为何它仍是营销利器?
【文章开始】
你有没有想过,在这个微信秒回、邮件轰炸的年代,还有人会静下心来,写一封长长的信?更让人意外的是,这种“老掉牙”的方式,居然成了不少品牌吸引顾客的杀手锏?今天咱们就来聊聊,书信类软文到底有什么魔力,为什么它不但没消失,反而越来越被营销人重视?
一、什么是书信类软文?
简单来说,书信类软文就是用写信的形式来写推广内容。它不像硬广告那样直接喊“买我!买我!”,而是用亲切、真诚、带点私人感的文字,慢慢把你带入情境。
举个例子,我之前收到过一封某家居品牌的信,开头是:“亲爱的老友,好久不见,最近过得怎么样?” 那一瞬间,我还以为是我哪个朋友写来的。结果读下去发现,原来品牌在讲他们新一季的北欧风沙发,但整封信口吻特别自然,就像朋友在聊天。这种“伪装”成私人信件的推广,效果往往比弹窗广告好得多。
二、为什么书信软文会有效?
你可能会问:现在大家时间这么碎,谁有耐心读信啊?
哎,这话听起来有道理,但其实——正因为它少见,反而显得珍贵。
想一想:你每天收到多少条推送?多少封群发邮件?大多扫一眼就删了。但一封信,尤其是手写感强的,往往会让人想打开看看。因为它带有一种“被重视”的感觉,这是其他形式很难做到的。
重点来了,书信软文有效的几个关键点:
- 情感共鸣强:信的格式天生就有温度,容易触发回忆或情感;
- 打开率高:在满屏冷冰冰的广告中,一封信会显得格外不同;
- 信任积累快:一旦读信的人觉得你真诚,后续推广就容易接受;
- 转化更自然:用建议、分享的语气推荐产品,比直接推销更让人舒服。
三、怎么写好一封书信软文?
好,既然它有用,那怎么才能写出一封不尴尬、不做作、还能打动人的信?
我自己总结下来,有几个要点特别重要:
第一,找准语气。
你是以朋友身份?还是专家身份?还是品牌老友?语气一旦错了,整封信就会显得特别假。比如你要是卖高端产品的,却用网络梗满天飞的口吻,读者可能立马关掉。
第二,内容要有价值。
别一上来就推销!信的开头可以问候、关心,或者分享一个小故事,中段再轻描淡写地带出产品。重点是——整封信读完,读者得有点收获:要么是知识、要么是情感安慰,或者至少……笑了一下。
第三,结构要轻松。
分段清晰,偶尔加粗重点,比如:“这个优惠只留给读到这里的你” ——这种小设计会增加读完的动力。
四、书信软文适合所有行业吗?
嗯……这问题挺好。
虽然很多行业都在用,但并不是谁都适合。比如极高频率快消品(比如矿泉水),可能就不太需要写信——大家没耐心读,也没情感联结。但像教育、家居、护肤、文创这类需要信任和沉淀的领域,书信软文就容易出效果。
不过话说回来,也没绝对,总会有例外。有些人用书信做售后回访,效果也挺好。具体怎么用,还得看品牌调性和受众习惯,这方面我也不敢说全懂,机制还有待进一步观察。
五、案例:一封真实的书信软文长什么样?
来看一个我特别喜欢的案例——某小众护肤品牌写给会员的一封信:
“亲爱的XX,
秋天又到了,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,你留言说皮肤容易干吗?我们今年特意准备了一款新的面霜,加入了更多保湿成分……当然,不只是想卖给你,更希望你这个季节过得舒服一些。
——祝你周末愉快,品牌小助手”
看出来没?没有“限时折扣!”、“立即购买!”,而是用关心和记忆点来拉近距离。结果那封信的点击率比平常邮件高了3倍不止。
六、未来会不会过时?
技术一直在变,沟通方式也越来越快。但人对情感联结的需求是不会变的。或许以后我们不通过邮件读信,而是用VR、全息影像……甚至脑电波(开玩笑)?但“书信”背后的真诚和专属感,我相信会一直有效。
所以呀,如果你还没试过这种形式,真的可以写起来——哪怕只是开头试试水,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。
【文章结束】


共有 0 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