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我们坚持:坑人的事不做,软文不写?

【文章开始】

为什么我们坚持:坑人的事不做,软文不写?

你有没有看过那种文章,吹得天花乱坠,结果买回来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?或者读了一篇推荐,感觉挺真诚,最后发现全是广告套路?说实话,这种经历真的让人火大。我们今天就来聊聊,为什么“坑人的事不做,软文不写”不该只是一句口号,而应该是所有内容创作者的底线。


到底什么是“坑人软文”?

先得把这个概念掰扯清楚。你说,啥叫“坑人软文”?简单说,就是打着分享的旗号,干着忽悠的买卖。它表面看是经验谈、是测评、是良心推荐,但内核全是营销话术,目的就是让你掏钱,而且往往掩盖缺点、夸大优点。

  • 隐藏利益关系:博主收了钱,但不说,假装是自己真心喜欢。
  • 夸大宣传:把一分效果说成十分,无中生有地创造需求。
  • 避重就轻:对产品缺点一笔带过,或者干脆不提,让你踩坑没商量。

这种内容,消费的是读者的信任,赚的是短期的快钱,但长期来看,绝对是赔本买卖——赔的是你自己的信誉。


为什么总有人忍不住要写软文?

这个问题挺值得琢磨的。明知道伤信任,为什么还有人前赴后继地写呢?说白了,就一个字:“利”

来钱快啊!品牌方预算充足,给得大方,一篇合作文章的报酬可能比吭哧吭哧写十篇干货都多。这种诱惑,对很多人来说,太难抵抗了。而且市场环境就这样,别人都这么干,好像你不干就亏了似的,有一种“卷错了方向”的无奈感。

不过话说回来,这种快钱真的能长久吗?或许暗示了一种行业的浮躁心态,但具体这种模式能持续多久,我说不好,毕竟人心和市场都太难测了。


“不坑人”的底层逻辑是什么?

咱别唱高调,说什么“君子爱财取之有道”。就从最实在的利益角度算算这笔账。

信任,是所有内容创作者最值钱的资产,没有之一。你每一次真诚的推荐,都是在往你的“信任账户”里存钱。而每一次坑人的软文,都是在疯狂取款,甚至透支。一旦账户清零,甚至变成负数,你就再也很难从这个市场上赚到钱了。读者会用脚投票,离你而去。

  • 短期看:你赚了广告费,美滋滋。
  • 长期看:你丢了读者,毁了牌子,得不偿失。

这其实是个简单的数学题,只是很多人被眼前的利益蒙住了眼,算不清了。


那么,完全不接广告吗?也不是!

这就引出一个新问题:难道为了口碑,就完全不能赚钱吗?当然不是!内容创作者也要吃饭嘛。关键不在于接不接广告,而在于怎么接

这里的区别就在于“真诚”二字。你把选择权交给读者,坦诚相待,结果反而会好得多。

  • 光明正大地标明“广告”或“合作”:让读者一眼就知道这是商业内容。这其实是一种尊重。
  • 只推荐自己真用过、觉得好的东西:即使收了钱,产品也得先过你自己这关。不好用的,给再多钱也别推。
  • 客观呈现,优缺点都说:没有完美的东西。真诚地说出缺点,反而会让你的推荐更可信、更可靠。

你看,这样做了之后,广告也可以做得理直气壮,读者也不会觉得被欺骗。这是一种双赢。


一个真实的案例

我记得有个挺有名的美妆博主,早期就是靠超级真实的“避雷”和“吐槽”视频火的,大家觉得她敢说真话,特别信任她。后来她接广子了,但都会明说,而且推的东西确实口碑不错,粉丝也买账,觉得“她推的肯定差不了”。

但后来有一次,她推了一个明显有问题的产品,视频里全是夸,对网上已经爆出的问题只字不提。结果粉丝买回去发现上当,口碑瞬间翻车,掉粉无数,到现在都没缓过来。这就是典型的为了短期利益,砸了自己最值钱的招牌,血的教训啊。


总结:咱们到底图个啥?

写东西,做内容,归根结底是为了和人建立连接。你图的是长期的发展,是稳稳当当地赚钱,而不是一锤子买卖。

“坑人的事不做,软文不写”,这句话的核心不是道德绑架,而是一种最高级的自私——一种为了自己长远利益打算的聪明和清醒。维护好你的信任账户,里面的余额才是你未来最大的本钱。

所以,下次再面对那种“坑人”的诱惑时,不妨多想一步:我图的是这一次的饭钱,还是未来一直有饭吃?

【文章结束】
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THE END
分享
二维码
< <上一篇
下一篇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