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你久久不能入睡?这不仅仅是失眠

【文章开始】

为什么你久久不能入睡?这不仅仅是失眠

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?明明身体累得要死,脑袋一沾枕头却突然清醒得像喝了三杯浓缩咖啡?数羊数到几千只,羊都累了,你却还在盯着天花板?翻来覆去,床垫都快被烙出人形了……“久久不能入睡”,这感觉真的太折磨人了。但你想过没有,这背后可能根本不是“失眠”两个字就能简单概括的?


我们到底为什么会“卡”在清醒状态?

先别急着给自己贴“失眠症”的标签。很多时候,我们睡不着,是因为身体和大脑根本没收到“该关机了”的信号。这就像你的电脑,后台程序开得太多,虽然你点了关机,但它就是卡在那里转圈圈。

  • 蓝光攻击: 睡前刷手机、看平板,屏幕发出的蓝光会疯狂抑制褪黑素分泌。褪黑素是啥?它就是负责告诉你大脑“天黑了,该睡了”的信使。你把信使拦住了,大脑当然以为还是白天。
  • 大脑“过载”: 白天的压力、没处理完的工作、明天的待办事项……这些思绪会在夜深人静时全部涌上来,让你的大脑CPU持续高负荷运转,根本停不下来。
  • “睡前仪式”错误: 比如睡前激烈运动、吃得太饱或者讨论严肃的话题,这些都会让神经兴奋起来,与睡眠需要的放松状态背道而驰。

自问自答:睡不着,硬躺还是起来?

这是个经典问题。专家通常建议,如果躺下20-30分钟还毫无睡意,就别硬躺了。为什么?因为你会开始焦虑,会把“床”和“睡不着”的痛苦联系起来,形成恶性循环。

那起来干嘛?
不是让你起来继续工作或者打游戏!而是做一些温和的、放松的事情:
* 去客厅看几页轻松的书(纸质版)。
* 听一些舒缓的纯音乐或白噪音。
* 用温水泡个脚。
* 关键是要打破“失眠焦虑”的循环,等有困意了再回到床上。


不止是心理,身体也可能是“帮凶”

虽然话说回来,我们总先从情绪压力上找原因,但有时候,一些容易被忽略的身体状况也在偷偷作祟。

  • 睡眠呼吸暂停: 你以为你没睡,其实可能你睡着了但呼吸暂停了几秒,又把你憋醒了,而你只记得自己“没睡着”。这种情况通常伴有白天嗜睡、打鼾严重等症状。
  • 不宁腿综合征: 躺下后腿部出现难以名状的不适感,必须动一下才能缓解,这还怎么睡?
  • 激素水平变化: 比如女性经期前后,激素波动也会严重影响睡眠质量。具体哪种激素影响最大,其相互作用机制可能还需要更多研究来明确。

所以,如果长期备受困扰,或许可以暗示身体存在某些未被察觉的因素,去看医生是个明智的选择。


试试这些“折腾”的方法,或许能让你静下来

光说道理没用,得来点实际的。下面这些方法,不是要你全做,挑一两个觉得顺眼的试试。

1. 环境降温:
降低体温是启动睡眠的关键信号。把卧室温度调低一点(比如18-20℃),洗个热水澡(出来后体温下降过程会促进睡意),都有帮助。

2. “大脑清空”练习:
别试图“不想事情”,这做不到。试试“把想法写下来”:
* 在床头放个笔记本,把脑子里的烦恼、明天的计划全写上去,告诉自己:“它们已经安顿好了,明天再处理。”
* 这相当于给大脑硬盘做了一次清理,释放缓存。

3. 逆向心理“糊弄”法:
越命令自己睡,越睡不着。试试反过来“命令自己保持清醒”!躺在床上,努力地、认真地让自己保持睁眼清醒状态。这种“反向操作”反而会消除 performance anxiety( performance anxiety(表演焦虑)),让睡眠自然发生。


最后的心里话:放过自己

有时候,我们久久不能入睡,是因为我们太想“完美地”入睡了。我们焦虑于“睡不够8小时会变笨/变丑/生病”,这种焦虑本身就成了最大的障碍。

也许,偶尔的失眠是人类应对现代高压生活的一种正常应激反应。它提醒你,有些事情需要处理,有些情绪需要安抚。

所以,今晚如果再遇到这种情况,试着别跟它较劲。起来溜达一下,喝口温水,听听窗外的声音,告诉自己:“没关系,今晚睡不着,明天中午补个觉就好。”

当你真正放松下来,不再把睡眠当成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时,睡意,可能反而就悄悄地来了。

【文章结束】
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THE END
分享
二维码
< <上一篇
下一篇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