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零开始拆解数量关系:小白的逆袭指南

“每次看到数学题就手抖?”“公式背了八百遍,做题还是不会算?”倘使你正在为考公考编的数量关系题头疼,今天这篇接地气的干货,可能就是你突破瓶颈的转折点。

说一句实在的,这一个模块确实让不少人又爱又恨——爱它分值高能拉开差距,恨它题目像天书根本看不懂。不过别慌,我花了三个月时间啃下这一个硬骨头,总结出一套新手也能火速上手的方法,咱们边聊边看。


一、为什么说数量关系是纸老虎?

大多数人一看到“数量关系”四个字就犯怵,其实仔细想一想,咱们从小到大都在和数字打交道。超市买菜算折扣、规划通勤时间、乃至打游戏计算技能冷却时间...这不都是数量关系吗?

考场上那些题,说白了就是把生活场景换了层皮。就拿去年某省考真题来说:“老王种菜,前三天每天收成增长10%...”听着繁琐,核心不就是算增长率吗?和奶茶店算月度营业额增幅一个道理。


二、三个万能钥匙,打开解题大门

钥匙1:整除特性——数字里的潜规则

先来看一个例子:李四养了若干头猪,12.5%是黑毛猪,问非黑毛猪有多少?选项里能被7整除的就是答案。这里用到的就是分数转换思维,12.5%等于1/8,非黑毛猪占7份,必须能被7整除。

实操技巧:

  • 看到百分比先想分数转换(比如说25%=1/4)
  • 碰到选项差距大的题,直接用整除排除错误答案
  • 记住常见整除规律:4看末两位,8看末三位...

钥匙2:方程法——老方法的新活力

别觉得列方程low,这可是考场上的保命符。去年有道题:“甲乙丙三基地存菜5200吨,甲给乙544吨后,甲乙比7:4...”听着头大?其实设个x就能解,比硬想要快得多。

避坑指南:

  • 优先设“谁变动设谁”(比如说转移物资的甲)
  • 比重症结记得统一单位(7:4可以设7x和4x)
  • 繁琐题先理清等量关系再动笔

钥匙3:比重思维——抓住症结的七寸

考场上最怕时间不够用。比如说艺术学院男女比重题,音乐系1:3、美术系2:3,求总人数比。其实抓住30%男生这一个核心数据,用十字交叉法两分钟就能搞定。

进阶心法:

  • 碰到“A是B的60%”先转化为3:5
  • 混合比重症结局断用十字交叉法
  • 百分数、分数、倍数其实是一家亲

三、新人最容易踩的五个坑

  1. 盲目题海战术:我见过每天刷50道题还不及格的,症结出在不总结错题规律。建议准备错题本,标注“计算错误”“思路错误”等类型,每周复盘。

  2. 死磕难题:15道题里总有3-5道是送分题,先把这些拿下再说。去年国考有道行程题,套用S=VT公式直接出答案,比死磕后面的几何题划算多了。

  3. 忽视选项特性:有次模拟考碰到年龄症结,四个选项都是偶数,直接代入验证省了五分钟。记住选项本身就是重要解题线索。

  4. 公式记混:比如说等差数列求和公式,有考生临场把n(n+1)/2记成n(n-1)/2。建议用思维导图整理公式体系,考前重点看易混点。

  5. 心理恐惧:最开始我做10题要40分钟,正确率不到30%。坚持三周专项训练后,15题可以在25分钟内做到对9题。量变真的会引起质变。


四、这些秒杀技巧,考官不会告诉你

技巧1:选项特征剖析法

去年有道题问“最大可植树多少棵”,正确答案必定是奇数。出于题干公式是8x-15,8x是偶数减15变奇数,直接排除B、D选项,正确率从25%提到50%。

技巧2:数形结合法

几何题别光想公式,动手画图更为重要。比如说求阴影面积差,其实转化成两个正方形面积相减,比硬算快得多。带把尺子进考场,说不定能派上用场。

技巧3:极端假设法

碰到繁琐工程症结,可以假设某个效率为1。就像那道“甲乙合作搬仓库”的真题,假设甲每小时搬1吨,乙就是1.5吨,题目难易度直接降级。


五、个人血泪阅历谈

刚开始我也迷信各种秒杀大招,直到有次模考被根基题教做人——连整除特性都没用熟就去学什么尾数法,简直是还没学会走就想飞。现在回头看,最佳效果的谋略应是:

三步走战略:

  1. 前两周专攻根基题型(工程、行程、利润)
  2. 中间两周突破高频考点(排列组合、概率)
  3. 最后两周全真模拟+错题攻坚

记得备个计时器,严格按考场时间训练。有次我发现自己在比重题上平均耗时2分半,后来专门找了20道同类题特训,硬是把时间压到1分钟以内。


说一句掏心窝的话,数量关系真没传说中那么可怕。核心是要用对方法,把力气使在刀刃上。那些喊着“全部选C”的人,根本不知道他们错过了什么——要知道每道做对的题,都是你甩开竞争对手的机会。

下次再看到数学题,不妨先深呼吸,默念三遍“这就是纸老虎”。拿起笔,从最简易的整除判断开始,你会发现,原来这些数字游戏,真的可玩出成就感。
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THE END
分享
二维码
< <上一篇
下一篇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