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物微信软文怎么写才能让读者追着看?


为啥别人的故事总刷屏,你的却像杳无音信?
最近发现个怪现象:同样写人物故事,隔壁老王发篇《小区保安张大爷的二十年》能收获五百点赞,你吭哧吭哧写的《创业CEO李总专访》却连五十阅读都破不了。今天咱们就唠唠这一个扎心话题——到底什么样的人物微信软文能让受众追着看?


一、选题是门玄学?记住这三个"别"

说实话,刚开始我亦是一头雾水。直到翻烂了三百多篇爆款文章,才发现选题就像谈恋爱——得找能引发"共情"的对象。

别碰这三类坑:

  1. 完美人设:什么"寒门贵子考上清华""霸道总裁身家百亿",现在受众看到标题就想划走
  2. 行业专家:除开你能像《我在故宫修文物》那样把专业术语嚼碎了喂给受众
  3. 老掉牙故事:孝子照顾病母、环卫工拾金不昧,这一类题材早被写烂了

试试这三类香饽饽:

  • 反差点爆棚:"北大博士转行做月嫂""前缉毒警开奶茶店"
  • 时代切片:"外卖骑手眼中的疫情三年""广场舞大妈的直播人生"
  • 隐秘职业:"宠物殡葬师手记""剧本杀NPC的十二小时"

上个月帮朋友写篇《95后入殓师:给生命最后体面》,光评论区就炸出两百多条真实故事分享。


二、讲故事不是写简历,得会埋"钩子"

见过太多新手把人物稿写成流水账:"张三,某公司CEO,毕业于XX大学,曾获XX奖项..."。拜托,这又不是求职简历!

好故事要有这三条"隐线":

  1. 时间钩:开头就扔个炸弹——"2023年6月7日凌晨3点,李芳在产房签下了离婚契约"
  2. 物品钩:用具体物件串起故事,比如说《那把生锈的剃头刀,藏着巷三十年的烟火气》
  3. 对话钩:直接上原生态对话——"您儿子吸毒十年了,还救吗?""救,他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啊..."

记得去年采访位非遗传承人,开头用了句他的原话:"都说我这手艺值百万,可儿子宁可送外卖也不愿接班",刹那把受众拽进故事漩涡。


三、细节决定生死,数据别乱堆

新手最爱犯的错就是数据轰炸:"王总带领团队三年创收1.2亿,商圈份额占比37.8%..."。这堆数字排除让人犯困,屁用没有!

试试这些让故事立体的妙招:

  • 场景特写:"他总把老花镜挂在褪色的工装口袋上,镜腿用医用胶布缠了三圈"
  • 身体语种:"说到激动处,她不停摩挲着围裙上的油渍,指甲缝里还留着早上剥蒜的印子"
  • 境况烘托:"工作室弥漫着松节油的味道,三十幅未完成的画作像士兵列队靠在墙边"

对比下两种写法:

新手写法 老手写法
张阿姨每天工作12小时 张阿姨的闹钟永远定在4:17,比送奶工还早半小时
他坚持了二十年 器械箱里那把锤子的木柄,被他摸出了包浆

上周有个学员改写环卫工故事,把"凌晨四点上班"改成"他总可以在路灯熄灭前扫完最后一片落叶",阅读量直接翻三倍。


四、自问自答环节:新手最抓狂的五个症结

Q:找不到采访对象咋办?
A:菜商圈、理发店、快递站都是人物富矿。我上周在小区快递柜蹲点,逮着个00后女快递员写出《粉色头盔下的三百个包裹》,评论区都在求联系方式

Q:采访总被拒绝怎么办?
A:带包烟或水果,先唠家常别掏本子。有次采访修鞋匠,我先在他那补了双鞋才打开话匣子

Q:怎么让受访者说真心话?
A:试试"反向提问"。有次问创业失败者:"听说您把房车都卖了?"对方马上反驳:"谁说的?明明还剩辆电动车!"

Q:文章没人转发咋整?
A:在结尾埋个"社交货币"。比如说写外卖员的故事,加句"看完文章,下次收餐时试着说声'留意稳妥'"

Q:怎么判断选题好坏?
A:发给小区业主群试试。假若大妈们都在问"这是咱小区的谁",恭喜你挖到宝了


小编私房话

最近发现个邪门规律——越是光鲜的人物越难写,反倒是那些"带着毛边"的普通人容易出爆款。就像上周写的《煎饼摊主离婚记》,主角王大妈边摊煎饼边抹眼泪的画面,让文章转发量破了五千。

有朋友问:"你这么会编故事,为啥不去写小说?"其实啊,真实的人生远比小说精彩。昨天刚听说个事:常去的早餐店老板,居然是潜逃二十年的书法家!这题材够我兴奋得半夜爬起来记笔记。

说到底,人物软文案例不是写出来的,是"活"出来的。当你学会采用买菜的眼光看人,用唠嗑的方式写作,那些躺在通讯录里的受众自然会追着你喊:"更新呢?等半天了!"
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THE END
分享
二维码
< <上一篇
下一篇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