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保险宣传怎么做?三个绝招让客户主动找你
"为啥隔壁老王发的保险广告总有人点赞,你的文章却像杳无音信?"上周在咖啡馆,听到两个保险新人面朝手机豪言壮语。这事儿让我突然明白,写保险软文推送就像谈恋爱——得让人看得上、信得过、记得住。今天咱们就拆解中国人保的爆款案例,手把手教你写出让人不由得转发的人民保险宣传方案。
一、痛点捕捉:别把顾客当傻子
问:顾客真的需要保险学识科普吗?
去年人保做过AB测试:用《凌晨三点的ICU账单》这一类故事化文案,转化率比《重疾险的十大优势》高2.8倍。这说明顾客要的不是仿单,而是救命稻草。
三类黄金顾客画像:
顾客类型 | 致命痛点 | 对应商品 |
---|---|---|
996社畜 | 怕猝死拖垮全家 | 定期寿险+意外险 |
新手妈妈 | 娃生病掏空积蓄 | 少儿医疗+培育金 |
个体老板 | 生意失败欠债难还 | 财产险+信用保证险 |
举一个栗子,人保去年推的《月薪5000如何给爸妈体面老》爆文,把年金险包装成"时间储蓄罐",阅读量破百万。你懂的,现在年轻人就吃这套情感绑架。
二、故事营销:让保单会说话
问:保险条款这么枯燥怎么破?
学学人保的微电影《GOOD YOUNG》套路:让奥运冠军谷爱凌对普通女孩说"成为自己就可以"。把保险藏在追梦故事里,比直接推销高明十倍。
故事三板斧:
- 反差点:胡同女孩拆家造滑雪板(制造冲突)
- 情感钩:爷爷偷做手工枪支撑孙女(引发共鸣)
- 价值观:"中国人保让成长没后顾之忧"(植入品牌)
重点来了!千万别让保险顾问当主角。人保最新宣传片让维修工、护士这些普通人讲故事,数据证明真实案例转化率比明星代言高41%。
三、渠道拣选:别在菜商圈卖爱马仕
问:公众号阅读量低还需要不要做?
看组数据你就懂:人保在B站投放的《00后如何花奶茶钱买保险》动画,播放量是公众号同内容的6倍。现在年轻人聚集地早换山头了!
渠道匹配对照表:
顾客年龄 | 主战场 | 备选方案 |
---|---|---|
50后 | 社区讲座+电视台广告 | 子女朋友圈转发 |
80后 | 知乎长文+抖音剧情 | 宝妈群裂变 |
95后 | 虚拟偶像直播+游戏皮肤 | 盲盒联名款 |
举一个真实案例:人保去年搞的"保险学识通关小游戏",7天引流23万新开销者。记住,在年轻人眼里,好玩比有用更为重要!
四、信任构建:让数据替你说话
问:顾客说理赔难怎么破?
人保的绝招是"三重可视化":
- 理赔计时器:页面显示平均1.8天到账
- 地图热力图:实时更新全国赔付案例
- 对比动画:展示投保前后家室抗风险本事
更绝的是搞"开放日"活动,请顾客参观核保中心。有宝妈亲眼看见30万重疾赔付款秒到账,当场给全家续保。说白了,眼见为实比销售话术管用一百倍。
五、效果评定:别被阅读量骗了
问:转发量高就是好的文案吗?
去年某爆文《月薪三千如何买保险》转发破10万,但咨询量才37人。后来发现大家都在转段子,压根没看商品。
四维评定清单:
- 跳出率>70%:开头不够扎心
- 平均阅读时长<1分钟:故事没讲完
- 收藏/转发比>1:5:干货不足
- 次日留存率<3%:缺乏行动指令
人保现在用"埋点监测"黑科技,能精确看到受众在哪段文案停留最久。最新数据显示,带"算笔账"字眼的段落,留存率比其他内容高2.3倍。
本人观点
在保险圈混了八年,最想戳破的泡沫是:顾客买的不是保险,是稳妥感幻觉。就像人保20周年宣传片说的:"人民保险不是冰冷的合同,是深夜加班时的一盏灯"。
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:00后开始买"宠物医疗险"给猫主子,这波人将来换成人寿险就是天然顾客。所以别老盯着中年顾客,学会采用"云养猫"话题切入年轻商圈才算是王道。
最后说个真事:上次帮顾客写《房贷断供自救指南》,故意不提保险商品,结局咨询量反而暴涨。看来有些时候欲擒故纵比硬广更管用,你说是不是这一个理儿?
共有 0 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