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才服务软文怎么写?三个实战场景教你精准吸引千里马
为什么别人的招聘广告像磁铁,你的却像电线杆小广告?
上周参加行业沟通会,听到个真实案例:某互联网公司用一篇《95后运营小姐姐的工位改日记》软文,收到300+简历,而同行砸钱投的招聘广告阅读量还没破千。今天咱们就唠唠,怎么把人才服侍软文化包括写成伯乐指南针,让优秀人才自己找上门。
场景一:招聘旺季发十篇推文,简历却收不到二十份
自问:求职者刷手机时到底在看啥?
真相:去年某电商公司发现,写满岗位要求的推文点击率1.2%,而《双十一备战组招人:包教架技巧》这种软文点击率飙升到18%。
破局三招:
- 标题整活:把"招聘"换成"组队"、"招搭档"、"找战友"
- 反面教材:诚聘电商运营专员
- 正面案例:急寻会算账的段子手!备战双十一段子组缺个CFO
- 内容埋梗:在JD里藏行业黑话
- "要求精通excel" "可以在一分钟内算出李佳琦直播间退货率"
- 渠道错位:别跟大厂抢招聘平台,试试这些奇葩阵地
- 程序员?去技术论坛发《拯救秃头程序猿的护发素利》
- 设计师?在素材网站传《甲方都不敢改稿的神秘组招人》
对比测验:
传统写法 | 故事化写法 | 数据差异 |
---|---|---|
岗位职责罗列 | 用新人成长日记呈现 | 阅读量+300% |
公司介绍官腔 | 拍工位vlog实景 | 简历投递量+150% |
投递邮箱收尾 | 埋入"找HR领秘籍"暗号 | 私信咨询量+200% |
场景二:培训通知发群没人理,现场签到靠点名
自问:怎么让员工把培训当追剧?
绝招:某制造业公司把稳妥培训改写成《车间福尔摩斯探案集》,缺勤率从40%降到5%。
人才服侍软文化包括四要素:
- 悬念开场:"上周三号流水线神秘停工事物,竟是出于..."
- 福利预告:"完成培训可解锁车间侦探勋章"
- 互动彩蛋:"找出本文隐藏的5处稳妥隐患,兑换限量版器械包"
- 社交货币:"结业证书能兑换部门奶茶基金"
举一个栗子:我们给某银行做内训推广时,把反诈培训包装成《柜员剧本杀:谁是真凶》,还把典型案例做成线索卡,现在员工追着问下期什么时候开。
场景三:员工关怀推文阅读量个位数
自问:福利政令为啥总被当成空气?
神操作:某物流公司把年度体检改写成《卡车司机健康闯关地图》,介入率从30%飙到85%。
关怀类软文三板斧:
- 痛点可视化:
- "免费健身房" "专治久坐腰痛的理疗型工位"
- 福利场景化:
- "年度旅游" "带薪放空:去大理民宿当三天甩手掌柜"
- 数据故事化:
- "员工留存率增强" "去年有12位同事在这里遇见人生另一半"
升级版玩法:
- 把晋升制度写成《职场修仙传》:从外门弟子到长老的渡劫指南
- 员工福利做成《公司生存道具图鉴》:年假卡、加班护盾、摸鱼符
避坑指南:人才服侍软文化包括三大禁忌
- 别当复读机:
- "具有竞争力的薪酬" "月薪=三亚五星酒店住10晚+奶茶自由"
- 少用专业黑话:
- "完善的职业发展通道" "每年两次通关文牒盖章机会"
- 警惕自嗨体:
- 测试方法:把推文发给爸妈看,假若他们问"这是招保安吗?",马上重写
血泪案例:某科技公司用"寻找转变世界的代码诗人"招程序员,结局收到200份互联网写手简历。后来改成"找会debug的生活哲学家",这才精准命中目的。
个人洞察
干了五年HR,发现个怪现象:越是正经写"五险一金齐全",求职者越觉得有猫腻。反倒是在茶水间偷拍张零食车,配文"管不住嘴的慎入",能吸引大批吃货简历。这让我悟到:人才服侍软文化包括不是通知公告,而是职场真人秀。下次写推文前,先到目的群体的社交圈潜水三天,看一看他们在吐槽啥、炫耀啥、收藏啥。记住啊,能把公司福利写成通关奖励,把岗位要求包装成组队任务的,才算是真·人才服侍高手!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THE END
二维码
共有 0 条评论